北面诸帐官
辽北面官类名。辽内大部族除迭剌部(后析为五院、六院)外,尚有遥辇九帐、奚王府、乙室部及外戚国舅族等。对这些部族,亦设专门机构、官员进行管理,统称诸帐官。其主要官衙有遥辇九帐大常衮司、大国舅司、国舅别都、渤海帐司(灭渤海国后所存族帐)、奚王府、乙室王府等。
辽北面官类名。辽内大部族除迭剌部(后析为五院、六院)外,尚有遥辇九帐、奚王府、乙室部及外戚国舅族等。对这些部族,亦设专门机构、官员进行管理,统称诸帐官。其主要官衙有遥辇九帐大常衮司、大国舅司、国舅别都、渤海帐司(灭渤海国后所存族帐)、奚王府、乙室王府等。
北宋末至南宋向地方征调的若干项财赋和杂税之总称。宣和三年(1121),用度不足,陈遘奏请卖酒卖糟增价、官私出纳增收头子钱等,分十数项,州军别立帐收管,供朝廷调用,合称经制钱。先行之于东南七路,后推行于
998—1057北宋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字之翰。天圣进士。历知翼城、永昌等县,以杜衍荐,授秘阁校理,擢右正言。以鲠亮不私著称,对杜衍及知交尹洙等过失亦直言不讳。数上言指摘仁宗宫廷生活侈靡,并反对
清乾隆三年(1738)移临洮府治兰州,改为府,治皋兰县(今兰州市),为甘肃省会。辖境相当今甘肃兰州、榆中、临洮、临夏、渭源、夏河、皋兰、靖远等市、县地。1913年废。
官署名。明洪武元年(1368)置,管理全国道教事务。本院职官皆以道士为之。四年革。十五年设道录司以掌其事。
书名。撰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七篇,列于农家,并云“六国时,在齐、楚间”。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年老居野,相民耕种,故号野老。”《隋书·经籍志》已不载。久佚。清马国翰据《吕氏春秋》之《上农》、《
书名。清李瀚章撰。十卷。是书皆属奏表,始同治四年(1865),终光绪二十年(1894)。书中涉及太平军、捻军、苗民起义事不少,也有关于楚粤吏治民生的文字。
?—190东汉南阳襄乡(今湖北枣阳东北)人,字伯求。少就学洛阳,与郭泰等交友,名扬太学。有知人之称。尝见曹操,以为:“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党锢事发,为宦官诬陷,变名姓亡匿汝南,往来于荆豫之地
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长孺。理宗端平初年随使蒙古。绍定间,从江淮制置大使赵善湘为幕僚,镇压割据淮、楚的李全,军谋檄笔,悉参其事。全死,授江东兵马钤辖,移江广,历守钦、复、广德等州,以武功大夫致仕
官秩等级。汉置,魏、晋、南北朝因之。次于三百石。《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云:“比三百石者(月谷)三十七斛。”羽林郎、中黄门等为此级。
见“定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