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铳
管形火器。明初使用。以铜、铁为筒管,后有线眼,管后有长柄。铳管内置火药、铅子之类,以火绳发之。长短不一,一般铳管长一尺余。使用轻便,但临敌不及装药,后多改为多铳集束、一铳多发等制。明后期单眼铳已少造。
单眼铳
管形火器。明初使用。以铜、铁为筒管,后有线眼,管后有长柄。铳管内置火药、铅子之类,以火绳发之。长短不一,一般铳管长一尺余。使用轻便,但临敌不及装药,后多改为多铳集束、一铳多发等制。明后期单眼铳已少造。
单眼铳
清初宦官衙门之统称。即司礼监、御用监、内官监、司设监、尚膳监、尚衣监、尚宝监、御马监、惜薪司、尚方司、钟鼓司、直殿局、兵仗局。掌皇家之衣、食、住、行。顺治中,以内务府事务繁杂,依照明内监二十四衙门例加
元怯薛执事之一。掌书写圣旨。
即“赛特里伯克”。
元畏兀儿人。廉希宪次子,汉名恂。仁宗时,仕至江南行御史台中丞。延祐七年(1320)英宗即位,任中书平章政事。至治二年(1322),与中书臣董理国学。旋罢为集贤大学士。泰定元年(1324),又罢集贤大学
科举考试用语。又称结款通保。唐代乡贡举人送到尚书省后,互相进行人品德行的担保,称“合保”。其制,举人到省后,于礼部缴纳家状,然后五人为单位互相保结。李肇《唐国史补》:“将试,各相保任,谓之合保。”合保
北宋莱州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字康侯。嘉祐六年(1061)进士第一,为应天府发解官。得狂疾,未几卒。后有人托名夏噩,作《王魁传》以传其事,不可信。
京杭大运河引汶济运的重要工程。位于今山东东平县城东六十里,横截汶河,引水至南旺入运河济运。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万历十七年(1589)改石滩为石坝。两岸各修滚水坝和减水坝。清代更加完善,主坝延
新疆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十户长。
元末朱元璋先后改扬州路为淮海府、维扬府,至正二十六年(1366)改为扬州府。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明初属京师,永乐后属南京。辖境相当今江苏宝应县以南,长江以北,仪征、金湖等市、县以东地。清初属江南,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著名揭帖(传单)之一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在北京、天津、直隶和东北等地区均有流传。主要内容是指斥大学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劻勾结洋人镇压义和团,并阐明义和团运动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