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马
明政府按时派遣公侯伯或驸马、御史会同太仆寺官员等检查军民喂养、领用之各种官马,按标准办理准予表解等手续,印烙标志;并根据喂养、领用情况,对有关军民及管理马政官员,分别加以奖惩。
明政府按时派遣公侯伯或驸马、御史会同太仆寺官员等检查军民喂养、领用之各种官马,按标准办理准予表解等手续,印烙标志;并根据喂养、领用情况,对有关军民及管理马政官员,分别加以奖惩。
1884—1939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字瞿安,号霜厓。年少时曾撰《血花飞》传奇,歌颂戊戌六君子。辛亥革命时期,鼓吹革命,填《小桃红曲》悼秋瑾,又在《小说林》上发表《轩亭秋》杂剧反映秋瑾事迹,并参加南
在今安徽临泉县西北。始修年代不详。据《后汉书·何敞传》,和帝时敞任汝南太守,修理鮦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水经注》称,汝水支流澺水东南流左迤为葛陂,陂水东出为鲖水,鲖陂东注为富水。灌溉区
明散阶称号。文官从八品初授之阶。
战国时燕国人。曾游赵、韩、魏诸国而不遇。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闻秦相范雎在秦失意,遂入秦劝雎告退,自代为相。执政时,东收周室。数月,遭人诋毁,惧而辞相位。居秦十余年,号刚成君。秦王政时,为秦使燕
①泛指上古帝王或有德无位者。《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庄子·天道》:“玄圣素王之道也。”
一种谷物脱皮机械。又称砻磨。用竹片编制圆筒,筒内用泥土填实,泥土上钉竹齿或木齿,两个砻上下相合,用一个短轴相连,由人力、畜力或水力带动上面的砻绕轴旋转,谷物从漏斗流到两砻中间,从而脱去其皮,自动流出。
东汉兴平元年(194),刘璋析巴郡东部地置。治鱼腹县(今奉节东之白帝城)。辖境相当今重庆奉节、巫溪、云阳、开县及万州区。建安六年(201),改名为巴东郡。
南朝宋孝武帝年号(454—456)。凡三年。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理车驾。《左传·哀公六年》:“其臣差车鲍点。”杜预注:“差车,主车之官”。
北宋崇宁二年(1103)以罗蒙县改名。治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县溪镇。宋、明、清属靖州,元属靖州路。1954年改自治县,移治双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