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匡政
官名。即尚书省右仆射。唐龙朔二年(662)改是称,咸亨元年(670)复旧称。
官名。即尚书省右仆射。唐龙朔二年(662)改是称,咸亨元年(670)复旧称。
律名。秦《尉杂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简称《尉杂》。尉似指廷尉,为秦代最高司法长官。《尉杂律》应是关于廷尉职务的单行法律。其中规定,廷尉每年要到御史处核对法律。《汉书·昭帝纪》颜师古注
即《宋刑统》。
秦末人。原为战国末年赵国宗室。秦二世二年(前208),被张耳、陈余拥立为赵王,居信都(今河北邢台西南)。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徙为代王,另立张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陈余向齐王田荣请兵,击走张耳,
即西夜国。古西域国名。《后汉书·西域传》:“西夜国,一名漂沙。”参见“西夜”。
书名。清凌廷堪著。十三卷,又卷首一卷(内为《复礼》上、中、下三篇)。作者初仿《尔雅》为《礼经释名》十二篇,继仿杜预《春秋释例》加以删订,改为今名。始撰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嘉庆十三年(1808)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考察政治馆改设。议复奉旨交议有关宪政折件,承拟军机大臣交付调查各件,编订宪法草案,审查法律馆及各部院所订法规法典、统计全国政要等事。由军机处王大臣督饬,下置提调二人
394—475南朝宋南琅邪开阳(今江苏常州境)人,字长玉。宋文帝时历仕殿中侍御史、南台侍御史、员外散骑侍郎。孝武帝时为殿中郎兼右丞、左丞。大明六年(462)为著作郎,奉命撰《宋书》,乃以何承天、山谦之
北齐后主高纬,常为无愁之曲,自弹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数,人间谓之“无愁天子”。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州为路。治德化县(今九江市)。属江西行省。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瑞昌、德安、湖口、彭泽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为九江府。
全名夏秋税租簿。宋代征税簿分夏税簿和秋苗簿。其上开列各县各乡原管和新增的户数,夏税和秋税总额,以及各户的户名和税额,用以催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