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烈王
战国时周王。名喜。周安王之子。公元前375—前369年在位。周王室日益衰落,诸侯不朝。
战国时周王。名喜。周安王之子。公元前375—前369年在位。周王室日益衰落,诸侯不朝。
官署名。金代地方军事机构。统领军马,控制东面边要。宣宗贞祐二年(1214)四月,置于平州(治今河北卢龙)。设东面经略使领司事,以乌林答乞住充任东面经略使。同年八月罢。
?—前415一作秦肃灵公。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424—前415年在位。秦怀公孙(一说怀公子)。其父昭子为怀公太子,怀公被杀,他以其父早死得立。秦灵公三年(前422),作上下畤,上畤祭黄帝,下畤祭炎帝
?—1416明山东临邑人。初为县生员,善骑射,为人诡黠。*靖难之役中投燕王,授忠义卫千户。燕王即位,擢锦衣卫指挥典亲军,司诏狱。广布校尉,私蓄党羽,日摘臣民隐事以进。升都指挥佥事,仍掌锦衣卫。权势之盛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梁州置,因其地产金得名。治西城县(后曾一度改名吉安、金川,今陕西安康)。唐时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县以东、旬阳县以西的汉水流域。南宋王彦与金将撒离喝大战于此。明万历十一年(15
北朝道教写经名。见于敦煌文书(S.6825号)。其书法带隶意,类似北碑,断为北朝写本,属“系师”本,即属于张陵、张衡、张鲁系统。从注文中所见“部史”、“王纬”等词,可知制作时间当在东汉末年。注文反映《
1676—1763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名尊,字子还,号自牧道人。少为诸生,后至武当山为道士。中年入蜀,居成都临江寺之惜字宫,潜心修道,坚辞仕事。认为“道德五千言,总以清静为宗;金丹四百字,惟期守
清初福建漳州海澄人,字居中。顺治举人。淡于仕进,乞假归,结庐白云山麓,为南屏文社,交结学者,从事著述。著有《明季遂志录》、《明季辨误》、《江闽事略》、《明余行国录》、《明遗民录》等。
清代截留漕粮于当地贮仓,称漕仓。乾隆二十一年(1756),命将江苏、浙江二省漕粮各截留五万石,分贮备粜。二十四年,又命于景州(今河北景县)以北水次州县二次截留漕粮共四十万石,酌量分贮。
①难治之县。《后汉书·安帝纪》:“诏曰:‘自今长吏被考竟未报。自非父母丧,无故辄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次用。”②金代县的等级名。凡户口在二万五千户以上者为剧县,又称次赤。设令,正七品,比
报纸名。(1)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一日(1898.6.29)在上海创刊。原《苏报》主笔邹弢主编。刊载散文、诗词、花月新闻等趣味文字,每日随报附送小说附页一张。从第六号起,逐日摇彩,以广推销,最高销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