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胥铁路
唐山至胥各庄运煤铁路。由开平矿务局于清光绪七年(1881)兴筑,全长约20公里。聘英国工程师金达(C.W.Kinder)督修。轨距定为4.85英尺(1.464米),创中国铁路轨距标准。由于虑及朝议以震动东陵加以阻止,故初用畜力拖载。次年乃制造机车牵引。是为中国铁路驶行机车之始。后延长至天津,为京奉铁路的初基。
唐胥铁路通车
唐山至胥各庄运煤铁路。由开平矿务局于清光绪七年(1881)兴筑,全长约20公里。聘英国工程师金达(C.W.Kinder)督修。轨距定为4.85英尺(1.464米),创中国铁路轨距标准。由于虑及朝议以震动东陵加以阻止,故初用畜力拖载。次年乃制造机车牵引。是为中国铁路驶行机车之始。后延长至天津,为京奉铁路的初基。
唐胥铁路通车
一作亦必儿一失必儿。部族名,也用为地区名。《史集》称吉利吉思直抵亦必儿一失必儿边境,当指其西北广大地区。成吉思汗派术赤北征林木中百姓时,归附蒙古,居地成为术赤封地。元世祖曾派兵与海都军大战于亦必儿一失
?—约868唐博陵(今河北安平)人,字台硕。举进士。初为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会昌三年(843)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陕虢观察使,迁河中节度使。宣宗时被召为御史大夫,进尚书左仆射
书名。明崔嘉祥撰。一卷。记嘉靖、隆庆、万历间浙江海盐一带民事、风俗,尤详于倭乱及当地抗倭斗争。
1860—1941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字丹揆。清光绪进士。历官商部右丞、直隶按察使。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病辞归。投资大生纱厂一、二两厂,后又投资大通、富安两纱厂。曾任上海南洋公学监督、大同
见“郁久闾”。
一作僤(《公羊传》)。春秋鲁邑。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一说在今宁阳县东北。《春秋》哀公八年(前487):“夏,齐人取灌及阐”,“冬,齐人归灌及阐”,即此。
一作卓杞笃、笃其卓。清末台湾鬼仔豆十八社人。高山族。同治六年(1867)三月,美船罗妹号船长等人窥伺台湾南部港口。登陆时被当地高山族袭杀。美驻华公使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率军舰至台,企图占领琅峤(今恒春)
1611—1680明末清初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字景虞,号九烟、圃庵、而庵、笑仓道人。少育于湖南湘潭周氏。崇祯进士。官户部主事。入清后不仕,以授徒为生。工诗文,通音律,擅作戏曲。康熙间,拒应博学鸿词试
发(髪)书名。清明心道人撰。一册。作者为赛尚阿幕僚,据随军闻见纂为此编。首叙***战争事,痛憎琦善等误国媚外。次以洪秀全、冯云山、萧朝贵、杨秀清、韦昌辉诸人为主,记太平军初起及定都南京后之大事,止于咸丰
?—约1676明末清初辽东(今辽宁辽阳)人。初从孔有德降清,隶汉军正红旗。顺治间随有德进攻李定国大西军,擢广西提督。顺治十七年(1660),以功封三等伯,官征蛮将军,镇守广西。康熙五年(1666)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