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律
律令名。战国时赵国法律。《韩非子·饰邪》:“当赵之方明国律、从大军之时,人众兵强,辟地齐、燕;及国律慢,用者弱,而国日削矣。”董说《七国考·赵刑法》引张斐《律序》云:“郑铸刑书,晋作执秩,赵制国律,楚造仆区。兹述法律之名,申、韩之徒,各自立制。”
律令名。战国时赵国法律。《韩非子·饰邪》:“当赵之方明国律、从大军之时,人众兵强,辟地齐、燕;及国律慢,用者弱,而国日削矣。”董说《七国考·赵刑法》引张斐《律序》云:“郑铸刑书,晋作执秩,赵制国律,楚造仆区。兹述法律之名,申、韩之徒,各自立制。”
1144—1167宋孝宗嫡长子。初名愉。绍兴二十一年(1151),赐名愭,除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孝宗受禅,封邓王。乾道元年(1165),立为皇太子。卒谥庄文。
元至元十三年(1276)于连州置连州安抚司。十七年更置连州路,治桂阳县(今连州)。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山、阳山、连州等市、县地。属湖南道宣慰司。十九年分为连、桂阳二州。
在今山西临县北。据《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496),魏汾州刺史元彬遣统军奚康生击叛胡,“追至车突谷”,即此。
约1254—1323宋末元初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字贵与,号竹洲。父廷鸾,为宋右丞相。幼受家训,并从朱熹后学曹泾问学。咸淳九年(1273)漕试第一,荫补承事郎。宋亡,隐居不仕,后为慈湖、柯山两书院山
即茶税。宋以后又称茶课。《宋史·程之邵传》:“元符中复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缗。”《明史·食货四》:“其他产茶之地,……商人中引则于应天、宜兴、杭州三批验所;征茶课则于应天之江东瓜埠。”详
即“辟差”。
医官阶官名。金为正六品下。元为正五品。
爵名。西汉武功爵第六级。武帝时因军国财用不足,故置赏官,名曰武功爵,令民买之,每级十七万。爵至第五级官首即可优先除补官吏。
①见“甲”。②南宋乡兵基层领兵官。建炎元年(1127),诸路州军置忠义巡社,隶宣抚司。后募乡民为之,每十人为一甲,设甲长一人领之。
蒙古语,意为许亲宴。蒙古古俗,女子订亲后,设许婚酒宴款待亲家,谓之吃布浑察儿。金泰和三年(1203),克烈部亦刺合曾佯请铁木真(成吉思汗)吃布浑察儿,欲乘机谋杀,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