圉城县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圉县,后改名圉城县。治今河南杞县西南。属阳夏郡。北齐省。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宋州,大业时属梁郡。唐武德初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废。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圉县,后改名圉城县。治今河南杞县西南。属阳夏郡。北齐省。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宋州,大业时属梁郡。唐武德初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废。
南宋阁名。咸淳元年(1265)置,以收藏理宗御制。设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贴职。
吏名。明清四种外吏(承差、书吏、典吏、攒典)之一。即司、道、府、厅、州、县之书吏。清代各省布政使司设二十五人至七十二人不等,江苏最少,四川最多。府设十余人至二十余人不等,厅设一人至十四人不等,州设四人
清浙江海盐人,字遵程。世医出身,于医药甚有造诣。康雍乾时行医四十年,名噪乡里。著有《本草从新》、《成方切用》、《伤寒分经》等。
书名。初见于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原本一卷,今本两卷,收入《汉魏丛书》。战国时齐人(一说楚人)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人石申著《天文》八卷,精密记录了一百二十颗恒星赤道坐标。他们所测定恒星记录,为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火禁。
周代卿士上朝听政时所穿黑色朝服。《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毛亨传:“缁,黑色。卿士听朝之正服也。”
唐中和三年(883)以雁门节度为代北节度,领忻、代二州,治代州(今山西代县)。北宋太平兴国中废。参见“雁门节度”、“大同军”。
西汉永始四年(前13)置。治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属泰山郡。东汉废。
官库名。北宋崇宁间建,职掌同于元丰库。
?—前155西汉人。汉高祖妃,文帝生母。原为魏王豹宫人。楚汉战争中,豹为刘邦所杀,遂输织室。后被召入宫,得幸,生子刘恒,立为代王。高祖死,从子至代,为代太后。代王立为文帝,尊为皇太后。景帝即位,尊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