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外郎

外郎

①汉代对散郎之称呼。汉之郎官,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汉书·惠帝纪》:“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颜师古注引苏林曰:“外郎,散郎也。”或谓给事宫外之郎,在郎官中地位最低。②宋元时对衙门书吏之称呼。《元曲选》孟汉卿《魔合罗》二:“官人清如水,外郎白如面,水面打一合,糊涂成一片。”③明代对吏员之称呼。《日知录》卷二十四《外郎》:“今以吏员为外郎。”④官名。清代置,为衙门中的低级官员。如八旗都统衙门、驻防将军衙门、兵部武选司、盛京五部等机构内均设,员额不等,位笔帖式之下。一般由官学生考试后选用,秩从九品。属兵部武选司者,由兵部于领催内遴选咨部补授,五年期满并无过犯,经一一交待清楚,本司出具印结,咨部以八品笔帖式即用。属盛京五部者,多为汉军缺,由候补笔帖式内挨补,六年期满,除授州同、州判、县丞。

猜你喜欢

  • 酒狂

    琴曲名。传为西晋阮籍所作。三拍节奏,强拍后出现沉重低音或长音,表现酒后步履颠踬迷离恍惚之态。曲终时反复奏出长串同音,恰似汩汩酒声。为中国古代乐曲佳作。

  • 岁升试

    考试名。宋代县学生入学已满三月,未犯上二等罚,准许在第二年正月赴州学补试,合格者补入州学外舍,因每年补试一次,称岁升试。县学生三赴此试不能升入州学,即取消学籍。

  • 案首

    见“出案”。

  • 北院夷离堇

    官名。辽五院部长官。会同元年(938),改称北院大王。

  • 阿悉吉

    即“阿悉结”。

  • 锐士

    战国时秦国经过选拔和训练的正规军战士。商鞅变法后,秦军愈战愈强,《荀子·议兵》:“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 钞币论

    书名。清许楣著。一卷。初刻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为反对王瑬《钱币刍言》而作。内有《通论》、《钞利条论》、《造钞条论》、《行钞条论》、《禁铜条论》、《铸大钱条论》、《杂论》等篇,批评王瑬钞币观点。

  • 齐武公

    ?—前825西周时齐国国君。公元前850—前825年在位。名寿。齐献公之子。时周厉王无道,被国人所逐,共和行政。曾与诸侯朝周宣王。

  • 结好使

    即“市舶使”。

  • 高阳公主

    ?—653即合浦公主。唐太宗女,房遗爱妻。恃父宠而骄恣,私通僧人辩机。永徽四年(653),与遗爱交通荆王李元景等谋反,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