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奏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学制。清末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年)奏准颁行。包括《学务纲要》和大学堂(附通儒院)、高等学堂、中学堂、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蒙养院(附家庭教育法)、优级师范学堂、初级师范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附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及艺徒学堂)、译学馆、进士馆章程各一份,以及《各学堂管理通则》、《任用教员章程》、《各学堂奖励章程》等。分学制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含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三级;第二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五年)一级;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含高等学堂或大学预备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三级。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系统与此系统并行。清亡后停止施行。

猜你喜欢

  • 至宁

    金卫绍王年号(1213)。

  • 卓迪

    明浙江奉化人,字民逸。工山水,笔法精密。永乐中召至京,兼以篆隶入翰林,绘报恩寺壁画。将授官而卒。绘有《修禊图卷》,奇峭深蔚,郁然沉劲,富林水之趣。

  • 庾怿

    293—342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叔预。苏峻叛乱,随兄护军将军庾亮等奔寻阳(今江西九江)。峻平,封广饶男。亮欲开复中原,咸康五年(339),表为监梁、雍二州军事,梁州刺史,镇魏兴(今陕西

  • 北院大王

    官名。亦称北大王、五院大王。辽置,属北面官。统领五院部军政、民政。原称北院夷离堇,会同元年(938),改称大王。

  • 杨承庆

    唐时渤海人。任辅国大将军,行木底州刺史兼兵署少正。乾元元年(758,日本天平宝字二年)秋,为遣日正使,与副使归德将军杨泰师率二十三人,送日本使臣小野田守、高桥老麻吕回国,并吊日皇之丧。在越前登陆,十二

  • 穆修

    979—1032北宋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字伯长。大中祥符进士。初为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

  • 沮渠

    官名。匈奴置。为匈奴语音译,亦译作*且渠。分置左、右,由四贵姓中的须卜氏充任。

  • 侍御长

    官名。北魏置。统辖侍御郎等皇帝左右的武职侍从,多选用功臣子弟,地位高于侍御中散。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未载。

  • 馆阁

    ①官署名合称。北宋初沿唐制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号称三馆。太平兴国二年(977)总为崇文院。端拱元年(988),于崇文院中堂建秘阁,与三馆合称馆阁。掌收藏图籍、修国史及编校书籍之事。置昭文馆、集贤殿

  • 高句骊国

    东北地区古国。即高句丽。《逸周书·王会解》作高夷,《汉书》作高句骊,或省作句骊。在今辽宁新宾县境。建国年代无考。后为卫氏朝鲜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