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皋
即“高柴”。
即“高柴”。
宋代特别法之一。熙宁三年(1070)立仓法。朝廷各司与监司、各州均仿之,吏人皆给厚俸,称重禄法。领取重禄吏人称重禄公人,重禄公人受贿或勒索,即从严惩罚。
?—237三国时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县)人,字子远。《三国志》等书因避司马懿讳,改作壹。东汉末随益州刘焉入蜀。刘璋时为中郎将,后降刘备。备定益州,任为护军讨逆将军,备纳其妹为夫人。章武元年(221),
官名。掌管太仓粮仓的官员。秦代置,为太仓令副贰。汉、魏、晋、南朝沿置。北齐置为司农寺太仓署次官。隋沿置,员六人。唐代员六人,从八品下。北宋仅存其名而罕除授。
五代南唐保大中升鲇渎镇置。因在鱼岳山南,县名取南有嘉鱼之义。治今湖北嘉鱼县。属鄂州,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
即“参军戏”。
①春秋鲁城南门。《春秋经·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杜预注:“鲁城南门也。本名稷门,僖公更高大之,今犹不与诸门同,改名高门也。”②战国韩国宫名。《史记·韩世家》:韩昭侯二十五年(前338),“旱
217—282西晋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字公闾。少孤,袭父魏豫州刺史贾逵爵为侯,拜尚书郎。后参大将军司马师军事,从讨毋丘俭、文钦。又为大将军司马昭司马,转右长史。以为诸葛诞必反,乃进计讨平诞,
契丹天赞初置,“以县临潢水”,故名(《辽史·地理志》)。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为上京临潢府治。元废。
官田之一种。系政府拨给地方书院之田地,以充师生束脩膏火之资。宋代书院大兴,朝廷多赐田亩。后代均沿之。清代拨给练勇屯丁子弟义学之田,亦包括在书院田中。
古族名。或作周饶、周头、朱儒。因其人身短小而得名。《国语·鲁语下》:“焦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山海经·海外南经》:“周饶国……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焦侥国……。”《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小人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