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秩从二品。元代置。掌军民之务,在各道设置。领路、府、州、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转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设使、同知、副使或宣慰使都元帅、副都元帅、佥都元帅等官。
官署名。秩从二品。元代置。掌军民之务,在各道设置。领路、府、州、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转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设使、同知、副使或宣慰使都元帅、副都元帅、佥都元帅等官。
见“教坊司”。
明万历年间东林党的八名重要成员。包括无锡人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武进人钱一本、薛敷教。八人都因议论时政、得罪朝中权贵而去官,为时人称誉。
书名。唐陆龟蒙撰。约成于僖宗广明元年(880)前后,早佚,仅存序一篇,正文一卷。记述江东地区五种农具,以曲辕犁为主。该犁由犁镵、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犁槃等十一个部件组
书名。北宋司马光撰。三十卷。此书与《资治通鉴》同于元丰七年(1084)奏进。光修《资治通鉴》,采摭繁富,往往一事用三四出处写成。其间传闻异词,势所难免。既择其可信者从之,又参考同异,辨证谬误,以明去取
乐曲名。隋唐九、十部乐之一。南北朝时,自康国(治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传入中原。隋唐时,入燕乐。其歌曲有《戢殿农和正》,舞曲有《贺兰钵鼻始》、《末溪波地》、《农惠钵鼻始》、《前拔地惠地》等。乐器有笛
契丹族所建王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元年(916)创建契丹国,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元年(947)灭后晋,建国号大辽,改皇都为上京。辽圣宗统和二年(984)改国号为大契丹国
官名。匈奴置。由单于子弟充任,统领部众,位左、右渐尚王下。
清末立宪团体。以国会请愿同志会为基础,宣统三年五月八日(1911.6.4)成立。总部设在北京,雷奋、徐佛苏、孙洪伊为常务干事,汤化龙、谭延闿、蒲殿俊等为干事。政纲为“尊重君主立宪政体,督促联责政府”等
?—前21汉宣帝子。甘露二年(前52)立为东平王。后交通奸猾,数犯法。成帝时入朝,上疏求诸子及《太史公书》。大将军王凤以为诸子书反经术,非圣人,《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术,皆不宜付诸侯王。成帝遂不与。
①一种通行凭证。《周礼·地官·掌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是与节相辅而用。《汉书·酷吏传·宁成传》:“诈刻传出关归家。”颜师古注:“传,所以出关之符也。”故传亦称“符传”,如《墨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