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寒族

寒族

南北朝、隋、唐时非身份性地主。又称寒门、孤寒、素族、庶族等。其中包括官僚地主、商人地主、地方豪强。两晋时,寒族不能担任高官显职,只能任中下级官员。南朝时,寒族始掌机要,社会地位虽不高,却掌握实权,为皇帝亲信。刘宋时,高级官员中约三分之一以上为寒族出身,士族地主垄断高级官职的局面开始改变。北周实行“擢贤良”政策,寒族地主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隋唐实施科举制,为寒族入仕打开方便之门。武则天时,修订《姓氏录》,规定“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五品以上庶族官员始上升为高门。终唐一代,寒族出身的宰相有一半左右。

猜你喜欢

  • 凤池历

    历(歷)书名。作者不详。二卷。记述唐代名臣长孙无忌历官始末及其家世后裔。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 中国新女界杂志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7.2.5)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炼石女士(燕斌)倡办,自任主编兼发行人,撰稿人多为留日女学生。以提倡女界新学说、输入女界新文明为主义。批判男尊女卑和封建妇

  • 赵肃侯

    ?—前326战国时赵国国君。名语。赵成侯之子。公元前349—前326年在位。赵肃侯二年(前348),与魏惠王会于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七年,攻魏首垣;十一年,复攻魏;十七年,围魏之黄城(今河南内黄西)

  • 奕经

    1791—1853清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字润峰。道光帝侄。历内阁学士,兼副都统。道光五年(1825)迁兵部侍郎。十四年任黑龙江将军。十六年授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二十一年授协办大学士。八月受命为

  • 泊汋城

    即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古城,为唐代辽东至高丽的交通要道。《旧唐书·薛万彻传》:贞观二十二年(648),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甲士三万泛海伐高丽,入鸭绿水百余里至泊汋城,即此。

  • 都昌侯国

    西汉初置,治今山东昌邑市西。《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封朱轸为都昌侯。景帝中元元年(前149),都昌侯辟强死,无后,国除,改为县。

  • 洋税

    ①或称洋饷。明代税课之一。隆庆后,对赴东西洋贸易之商船商货所征之税。②清政府向外国商人征收的海关税,亦俗称“洋税”。曾国藩《新造轮船折》:“臣奏请拨留洋税二成,以一成为专造轮船之用。”

  • 蛮左

    亦称左蛮。南朝宋、齐时习称蛮、巴、俚、僚等少数民族为蛮左或左蛮,并在其聚居地区设若干左郡、左县。其中聚居今鄂中、鄂东、豫东南、皖西北之荆州蛮、豫州蛮、五水蛮等,有的处交通便利之地,与汉人接触频繁,至隋

  • 粟特人草书文书

    古民族文字文书。又称《粟特古书简》。1907年发现于甘肃敦煌附近的汉筑烽火台的粟特文书简,记录汉晋之际匈奴攻入中原事,当写于公元四世纪初,为现存年代最早的粟特文书之一。

  • 娵觜

    *十二次名称之一,觜又作訾。配十二辰为亥。《尔雅·释天》:“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邢昺疏引孙炎曰:“娵觜之叹则口开方,营室、东壁四方似口,故因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