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官
官名。唐代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属官,位判官、推官下。另有营田巡官、转运巡官、馆驿巡官等名目,皆因使而置。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三司诸案置,位推官下,以朝官充任,分领诸案庶务,淳化四年(993)废。
官名。唐代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属官,位判官、推官下。另有营田巡官、转运巡官、馆驿巡官等名目,皆因使而置。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三司诸案置,位推官下,以朝官充任,分领诸案庶务,淳化四年(993)废。
官名。明成化二年(1466)设,一人,正四品。列衔通政使司而不与司事。掌记录武官贴黄、卫所官袭替缘由,以备征选事。万历九年(1581)革。
?—前529春秋时郑国人。又称罕虎,属“七穆”之一罕氏。子展之子。郑简公二十二年(前544),继父位为郑执政。时值饥荒,遂送给国人以粮食。次年,见子产贤而有才,将执政让于子产,并助子产理政。死后,子产
商王。名更,沃甲之子。南庚是庙号。继祖丁即位,将王都自庇(今山东鱼台附近)迁至奄(今山东曲阜)。殷墟卜辞中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隋人。炀帝时,为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宇文化及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兵变,受命缢杀炀帝(一说为于洪达缢死)。
1412—1468或1470明时月即别(今乌孜别克族)统治者。十七岁时被推为西伯利亚某地之汗。旋统有钦察汗国大部。曾一度征服花剌子模及其首府。1447年前,征服锡尔河北岸地区。进而干预帖木儿汗国内部事
即摩尼教。波斯人摩尼创建,唐以前传入中国。因崇拜光明,故又称明教。教徒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讲究团结互助,称为一家。宋代曾加禁止。元代泉州、温州均有明教寺院,仍持本教戒律。元设官管领江南明教
水塘名。在唐淮南道楚州宝应(今属江苏)西南八十里,证圣元年(695)开,置屯田。
?—322东晋广陵(治今江苏淮阴西南)人,字令思。太康中举秀才至洛阳,晋武帝亲策,对第一。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本国中正。为鄄城令,荐举不因门阀,有知人之名。除尚书郎。永宁初出为郏令,再迁庐江内史,镇
见“修订法律馆”。
隋大业十三年(617)后梁萧铣分郴县南部置。以北临章水得名。治今湖南宜章县北三十五里。唐武德七年(624)废。次年又置。属郴州。开元二十三年(735)移治今宜章县。北宋太平兴国初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