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左司

左司

官署名。(1)初为尚书都省办事机构。隋、唐、五代皆置。隋代有郎一员,唐代有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为尚书左丞副贰。掌监督管理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政务。北宋元丰改制后,监管吏部、户部、礼部、奏钞房、班簿房事务,亦有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辽代沿置。金代掌本司奏事,总察吏、户、礼三部受事付事,兼带修注官,回避其间记述之事,有郎中、员外郎各一员。元代并尚书省入中书省,遂改隶中书省。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掌吏礼房南吏、北吏、贴黄、保举、礼、时政记、封赠、牌印、好事九科,知除房资品、常选、台院选、见阙选、别里哥选五科,户杂房定俸、衣装、羊马、置计、田土、太监府、会总七科,科粮房海运、儹运、边远、赈济、事故、军匠六科,银钞房钞法、课程二科,应办房饮膳、草料二科,有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元末朱元璋中书省置,有郎中、员外郎,明洪武十三年(1380)随中书省罢。(2)大理寺所统官署。明洪武十四年复置勘磨司,分左、右司,有司丞、司副各一员,二十年罢。建文初改大理左、右寺为左、右司,各置都评事、副都评事、都典簿等。永乐初复名左、右寺。(3)清代宗人府,盛京礼、兵、刑、工四部均设有左司,承办具体政务。

猜你喜欢

  • 央林

    古族名。一作英林。《逸周书·王会》载,周成王时,曾参加成周之会,与西方义渠同列,并以“酋耳”为献。孔晁谓,央林,戎之在西南者。《山海经·海内北经》作“林氏国”。《逸周书·史记篇》:“昔有林氏召离戎之君

  • 王安节

    ?—1275南宋人。王坚子。开庆元年(1259)从父守合州,击退蒙古军围攻,以功授官,咸淳末为东南第七副将。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上疏请求募兵抵御,授閤门祗候、浙西添差兵马副都监。曾在平江(

  • 肃纪左司

    官署名。清代盛京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康熙元年(1662)设。与肃纪前司掌十五城狱讼及旗、民交涉案件。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均以满员充任。光绪三十一年(1905)裁。

  • 哈尔噶里克

    见“子合”。

  • 费聚

    ?—1390明初凤阳泗州(今安徽泗县)人,字子英。元末从朱元璋起兵,招降“义兵”三千余人,授承信校尉。累升至永兴亲军卫指挥同知。洪武二年(1369)以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次年封平凉侯。因在边耽酒无功召

  • 女修

    相传为颛项之后裔,曾吞玄鸟卵而生大业,大业为秦之先祖。

  • 许广汉

    ?—前61西汉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人。曾为昌邑王郎,因坐法腐刑,为暴室啬夫。宣帝养育宫中时,曾与之同舍居。掖庭令张贺劝他以女嫁宣帝。后其女立为皇后,得封为昌成君。地节三年(前67)封平恩侯,位特进。

  • 保塞羌

    汉代对保卫边塞诸羌部落的统称。西汉景帝时,陇西研种留何羌愿助汉守边,求归附,汉处之于陇西郡南部,称“守塞羌”。后诸羌部附汉者日多,汉分别安置于凉州各郡边塞,命其保塞,称“保塞羌”。汉经常调其骑兵参与对

  • 高力督

    见“高力”。

  • 八刑

    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创立八行科,以孝、悌、睦、、任、恤、忠、和为八行,违反八行而犯罪的则为八刑。士人犯八刑,州、县长官登记于籍,转报学校,士人入学,按籍审查,如犯不忠、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