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
①(?—1017)辽圣宗妃。萧氏。开泰六年(1017)六月,被处死,葬兔儿山。事迹不详。②(?—1103)辽天祚帝妃。萧氏,名师姑。北府宰相常哥之女。寿昌二年(1096)入宫。生子挞鲁。乾统三年(1103)封德妃。加号赞翼。挞鲁封燕国王。③即“萧德妃”。④内官名。隋炀帝置,为三夫人之一,正一品。唐初沿置,与贵妃、淑妃、贤妃合为夫人,正一品。开元中省。宋代复置,为正一品夫人。金代属诸妃之一,仍正一品。明正德元年(1506)亦置。
①(?—1017)辽圣宗妃。萧氏。开泰六年(1017)六月,被处死,葬兔儿山。事迹不详。②(?—1103)辽天祚帝妃。萧氏,名师姑。北府宰相常哥之女。寿昌二年(1096)入宫。生子挞鲁。乾统三年(1103)封德妃。加号赞翼。挞鲁封燕国王。③即“萧德妃”。④内官名。隋炀帝置,为三夫人之一,正一品。唐初沿置,与贵妃、淑妃、贤妃合为夫人,正一品。开元中省。宋代复置,为正一品夫人。金代属诸妃之一,仍正一品。明正德元年(1506)亦置。
十六国汉(前赵)刘曜年号(318—329)。凡十二年。
一作易都护、邑都护、亦都兀惕。突厥语音译。初见于鄂尔浑突厥碑铭。七世纪定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之拔悉蜜部首领及十二、十三世纪高昌回鹘首领皆曾用此号。高昌回鹘亦称其首领所居之城为亦都护城。此号含
?—472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太武帝以其多力善射,拜内三郎。从帝讨柔然,赐爵关内侯。太平真君十一年(450),随帝南下攻宋,大败宋将王玄谟,以功迁给事中。文成帝时进爵都昌侯,迁散骑
明政府按时派遣公侯伯或驸马、御史会同太仆寺官员等检查军民喂养、领用之各种官马,按标准办理准予表解等手续,印烙标志;并根据喂养、领用情况,对有关军民及管理马政官员,分别加以奖惩。
宋为龙英峒,元置龙英州。治今天等县西南龙茗。辖境相当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部分地区。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1912年并入养利县。1916年改置龙茗县,1951年与镇向县合并为镇都县,1957年改为天等县。
?—616隋清河鄃县(今山东夏津)人。大业七年(611),聚众起义。杀另一起义首领孙安祖。九年,在清河(今属河北)击败隋将冯孝慈。十二年,连克平恩(今河北曲周东南)、武安、巨鹿(今俱属河北)、清河等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郢州置。治长寿县(今钟祥市)。属河南江北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北钟祥市、京山县。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州。嘉靖十年(1531)升为承天府。清顺治三年(1646)复改安陆府。治
宋大理寺之别称。
指突然在夜空中出现,以后经数天、数月乃至数年后又消失的星。其中有一种,今称新星,即一种特殊变星,光度突然增加,在几天里骤增至几千万至几万万倍,不久慢慢减小光度,恢复原来亮度。新星是恒星。还有一种客星,
?—1865即潘可祥,绰号“小镜子”或“小禁子”。清江苏南京人。上海“庙帮”首领,后与“塘桥帮”联合组成“百龙党”。咸丰三年(1853)与上海小刀会合并。上海小刀会起义后,任飞虎将军。四年底在北门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