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菻
古国名。魏、晋、南北朝时称大秦、普岚、伏卢尼,唐始称拂菻。又作拂临或拂懔。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唐《慧超往五天竺传》记有大、小拂临,似以君士坦丁堡一带为大拂临,以小亚细亚为小拂临。贞观、乾封、大足、景云、开元、天宝年间皆遣使来唐。《宋史·外国传》中之拂菻则指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下的小亚细亚一带,宋元丰、元祐时,也曾来使。
古国名。魏、晋、南北朝时称大秦、普岚、伏卢尼,唐始称拂菻。又作拂临或拂懔。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唐《慧超往五天竺传》记有大、小拂临,似以君士坦丁堡一带为大拂临,以小亚细亚为小拂临。贞观、乾封、大足、景云、开元、天宝年间皆遣使来唐。《宋史·外国传》中之拂菻则指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下的小亚细亚一带,宋元丰、元祐时,也曾来使。
官署名。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明永乐五年(1407),置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广蕃苑属香山监。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一圉长率牧马夫五十人,每夫牧马十匹。十八年,并入太仆寺。
见“四川学报”。
春秋陈地。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北。《春秋》宣公十一年(前598):“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即此。《谷梁传》作“夷陵”。
?—1488明哈密王。把塔木儿之子。成化八年(1472),嗣父右都督职,但不得主持国事,政令无所出。土鲁番乘机攻破其城,哈密卫被迫迁苦峪(今甘肃敦煌东北)。十年,奉明朝命权主国事。十八年,率众万余袭破
东汉人。明帝永平十三年(70),告发楚王刘英与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有逆谋。英遂见废自杀。次年,得封折奸侯。
周代国名。姬姓。在今河南沈丘东南。春秋时为楚所灭,公元前531年,楚迁其民于荆山。前529年,楚平王即位,复其国。前506年,又为蔡所灭。
周厉王好利,听信荣夷公之言,对民实行专利,垄断山泽物产,聚敛人民之财,被国人逐奔于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其子名静,藏于召穆公家,召公以自己之子代替而得以生存。厉王流死于彘后,召公与诸大臣共立静为王,是
元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字定之。曾任兰溪、龙岩等地巡检。至正五年(1345),调任常州录事司判官。后任同安县尉。善画墨竹,传世作品有《新篁图轴》、《竹石图轴》等。
科举时代称同榜登科者为“同年”。将同年之姓名、年龄、籍贯等刊刻成册,称“同年录”。唐已有之。宋有《绍兴同年小录》。清制,乡、会试榜后,并有同年录之刻。分为两种:一种为某科乡试同年录,有以同省同榜为限者
匈奴语公主之意。王昭君与复株累若鞮单于生二女:长女称须卜居次,小女称当于居次。《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须卜、当于,皆其夫家氏族”,“居次者,女之号,若汉言公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