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招讨使

招讨使

①使职名。唐贞元末始置。为战时权置军事长官,兵罢则停。其下有副使等。任命时多冠以某某道名或战争方位名。北宋亦置。为一路至数路地区统兵官,掌招抚讨伐事务。南宋初,位宣抚使下、制置使上。对金战争中,往往以文武大臣遥领金统治区招讨使。其官署称招讨使司或招讨司。辽、金、元亦置。辽负责统领编入军籍之俘降军兵,金掌招抚征讨及接受贡纳、颁给赏赐等事,元掌招抚征讨事。②明清土官名号之一。明仅四川设一员,从五品,为土官署招讨司长官,其下有副使,受地方长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兵部。清沿明制。雍正间改土归流后废。

猜你喜欢

  • 农正

    官名。(1)相传少皞氏置,掌农事之官。《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九扈为农正”。(2)周代置。一说即田畯。后稷属官,掌农田耕稼。《国语·周语上》:“农师一之,农正再之。”韦昭注:“

  • 复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十五日(1906.5.8)在江苏吴江创刊。月刊。由《自治报》改名而成。柳亚子、田桐主编,高旭、高燮、陈去病、金天翮、马君武等编撰,文言白话并用。稿件在国内编辑,日本东京出版。

  • 节度观察留后

    后(後)官名。唐末、五代节度使不在本镇则置,代行节度使之职。宋初沿置,多不赴任,用为三品武臣寄禄官。元丰改制,改为正四品。位节度使下、观察使上。政和七年(1117)改名承宣使。

  • 白云集

    即“许白云先生文集”。

  • 后周世宗

    后(後);921—959即柴荣。一称柴世宗。五代时后周皇帝。公元954—959 年在位。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郭威养子。善骑射,略通书。曾贩茶,知民生疾苦。显德元年(954)继郭威为帝,整

  • 明食货志

    书名。清王原撰。十二卷。原,初名深,字仲深,一字令诒,号学庵,晚号西亭,青浦(今属上海)人。康熙进士。曾从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此书系其在史馆中为修史所作。分农桑、户口、田制(附屯政)、赋役(附荒政

  • 仲叔圉

    即“孔圉”。

  • 投充地

    清初在京畿圈占土地,安置东来八旗官兵。一些汉族地主为求得政治庇护,带地来投。其所带田地称投充地。

  • 御酒库

    官署名。宋代掌储存供应御酒,于禁中置局,设主管官。元于世祖中统四年(1263)亦置,秩从六品。以金符宣差。至元十一年(1274)增设提点一员。掌制造诸王百官酒醴。十六年改为尚酝局。

  • 北镇抚司

    官署名。明代锦衣卫所属机构。成祖时分原锦衣卫镇抚司为南、北二司,北司专掌诏狱。成化间始置北镇抚司印,狱成专达皇帝,不须通过锦衣卫官,锦衣卫官不掌诏狱者亦不得干预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