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台
清代提督之俗称。
清代提督之俗称。
书名。明陈第撰。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三山(今连江)人。作者于万历三十年(1602)十二月,随沈有容率军赴台湾驱逐倭寇,到西南部大员(今安平)一带,据所见东番夷(今高山族)生产、社会组织、生活及与汉族
汉代丝织品名。质地精良,价格昂贵。《西京杂记》卷一:“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巨鹿陈宝光家……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
书名。东汉王符撰。十卷,三十六篇。据《后汉书》本传,作者出身“庶孽”,终身不仕,隐居著述,不欲彰显其名,故名《潜夫论》。认为万物出于“元气”,谓“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
明代铸钱工艺用语。指铜矿石经过三次冶炼后,所出之铜。质地纯正,为铸造钱币、器物之基本原料。
官名。西晋泰始五年(269)分太子卫率为太子左、右卫率,宿卫东宫,亦统兵外出征伐,地位颇重,五品。东晋沿置。南朝宋定员左卫率七人,右卫率二人,均五品;齐、梁、陈皆员一人,梁十一班,陈四品、二千石。北魏
?—1728清西藏拉萨地区人。藏族。出身贵族。曾任拉藏汗仔本。康熙五十九年(1720),响应清朝进军西藏,平定侵藏的准噶尔部。六十年,以功受清封为辅国公,又被任命为西藏地方噶伦,兼管拉萨东北一带地方事
金代封爵,小国一字王号。卫绍王六子中有巩王。荆王完颜守纯第三子孛德亦受封。
书名。清乾隆时官修。四十卷。初,张廷玉奉诏采明代事迹加以编纂,以续朱熹《通鉴纲目》和商辂《续资治通鉴纲目》,于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成书二十卷进呈,高宗亲自为之作序、参定。其书仿《通鉴纲目》,大书
清代官缺补授方法之一。凡京官司员、外官道府以下定为调缺官员,皆准各衙门保送,或本部门调补。由各该主管官员引见补授。如户部三库、工部二库郎中、员外郎等皆属。
1123—1195南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字泰之。绍兴进士。孝宗时,历官著作佐郎、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浙东提点刑狱、中书舍人、国子祭酒、权吏部尚书等,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