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铭
今存山西太原晋祠。唐贞观二十年(646)刻。太宗撰文并行草书。二十八行,行四十四至五十字不等。额作飞白:“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书法遒劲雄健,历受称颂。惜石质粗劣,锋芒全杀。又经后人挖刻,骨力形势俱失。旧拓本多用重墨,精拓不可见。碑阴有长孙无忌等七人题名,亦同时刻。行草入碑自此始。清代摹刻一碑立于旁,可资参照。
唐太宗《晋祠铭》
今存山西太原晋祠。唐贞观二十年(646)刻。太宗撰文并行草书。二十八行,行四十四至五十字不等。额作飞白:“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书法遒劲雄健,历受称颂。惜石质粗劣,锋芒全杀。又经后人挖刻,骨力形势俱失。旧拓本多用重墨,精拓不可见。碑阴有长孙无忌等七人题名,亦同时刻。行草入碑自此始。清代摹刻一碑立于旁,可资参照。
唐太宗《晋祠铭》
715—780唐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东北)人,字士安。七岁举神童,授秘书省正字。天宝中举贤良方正,补温县令。所任皆有惠政。上元初,为户部侍郎,兼京兆尹,度支、盐铁等使,号称职。后为严庄所诬,贬通州刺史
藏语音译。指清时到卫藏经商的克什米尔人。信仰伊斯兰教,俗用白布缠头,故又名“缠头”。其在藏久住者有头目四五人司其事务。拉萨有卡契园,为其礼拜之所。此词又泛指克什米尔,当地出产织物,每冠以卡契一名,如卡
西汉置。治今朝鲜平安南道东北大同江南岸一带。属乐浪郡。东汉称乐都县。
勋阶称号。明置,以授正二品文官*再考称职者授予。
书名。清丁申辑。十六卷。本书汇辑咸丰十年(庚申,1860)、十一年(辛酉)清朝官绅抗拒太平军进取杭州的有关记载,共收《钦定剿平粤匪方略》(节录)、《昭忠祠志》、《崇义祠志》、《义烈墓录》、《两浙庚辛纪
清代僧道寺观所有之土地。多为政府赏赐之官田。亦有施主给予或寺观自行置买之私田。
世代承袭为卿相。《公羊传·隐公三年》:“尹氏者何? 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 贬。曷为贬? 讥世卿。世卿非礼也。”何休注:“世卿者,父死子继也。”
①古代楚国的别称。因其原来建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西)一带,故名。②见“荆州”。
三国蜀汉时,概指今云南、四川西南部及贵州黄平以西地区。蜀汉于建安十九年(214)在其域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县)置庲降都督。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后,此地区郡县均由庲降都督统摄,治味县(今云南曲靖
书名。又名《青岩御寇录》。二卷。系集邑人之诗文,记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林彩新部进攻东阳,监生陈真卿率团练于青岩顽抗事。卷一为《青岩平寇记》、《保守青岩杀贼记略》等,除记当时战况外,并辑有林氏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