暾欲谷鄂尔浑突厥文碑
古突厥文碑铭。暾欲谷撰。碑约立于唐开元五年(717)至七年。通篇用第一人称,自叙为突厥“献红血、流黑汗”事迹,风格猷古劲峭,为突厥古文典范。
古突厥文碑铭。暾欲谷撰。碑约立于唐开元五年(717)至七年。通篇用第一人称,自叙为突厥“献红血、流黑汗”事迹,风格猷古劲峭,为突厥古文典范。
书名。清秦缃业撰。九卷。缃业,字应华,官至候补道。书中除文学之作外,尚有不少关涉洋务时政之文字,主要有海防议、保甲议、论策应越南事宜及上李傅相书诸篇。有光绪十五年(1889)刊本。
(1852—1924) 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字怀瑾,一字觯甫。初师事俞樾,致力于校勘训诂之学。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后受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影响,专治今文经学。推尊《公羊传》,诋毁《左传》。指出不能以
唐代中书舍人中以明练政事者一人专典机密,谓解事舍人。
一作犁,或作隰。春秋战国齐邑。在今山东济阳县西、禹城市东。《左传》哀公二十三年(前472):“战于犁丘,齐师败绩。”杜预注:“犁丘,隰也。”汉置漯阴县。
战国时秦国大臣。时苏秦在山东六国发起合纵,抵抗强秦。秦惠王欲使武安子起出使六国,以破坏之。他进谏阻止,认为攻城堕邑,可以任用武安子起,出使诸侯,当任客卿张仪。秦王从之。见《战国策·秦策一》。
即“雷陂”。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南。唐时置有任山馆,为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和宿州(治今安徽宿州市)间来往通道。《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868),朝廷闻庞勋自任山还趣宿州,遣康道伟赍敕书抚慰之,勋出迎,“自任山至
?—412十六国时西秦国君。公元388—412年在位。鲜卑族。乞伏国仁弟。建义四年(388)继立,称河南王,改元太初,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后徙苑川(今甘肃榆中大营川)。先后击南羌、大兜、吐谷浑、
唐于殿中省尚舍局等置,掌供御及杂张设之事,为色役名目之一。宋殿中省尚舍局于崇宁二年(1103)置,靖康元年(1126)随局罢。
又称洪帮或红帮。清民间秘密结社之一。原为天地会的对内名称,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相传以洪武(明太祖年号)的洪字为代称,入会者均称洪门或洪家兄弟。长期在珠江、长江流域秘密活动,并在海外华侨中建立致公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