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城
古代军用防御工具。用木为之框,肩阔五尺,高堞五尺,上安滚木二道,大竹钉布于上。约可一人负之而行,在城上则立在垛口,防敌兵夜袭登城;在军中,可肩而下营,立成营盘。
古代军用防御工具。用木为之框,肩阔五尺,高堞五尺,上安滚木二道,大竹钉布于上。约可一人负之而行,在城上则立在垛口,防敌兵夜袭登城;在军中,可肩而下营,立成营盘。
840—901唐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俗姓黄。僧人。少慕儒学。年十九出家。咸通初,往筠州(治今江西高安)洞山师事良价,后住抚州(治今江西临川)曹山等地,因称“曹山本寂”,与其师并为曹洞宗创始人。以“
春秋末年越国苎萝山(今浙江诸暨南)人。以貌美著称。夫椒之战,吴败越,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深得宠。传说越灭吴后,同范蠡入五湖。
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旧永年。《旧唐书·窦建德传》:唐武德二年(619),窦建德攻陷洺州,“迁都于洺州,号万春宫”,即此。
即“食疗本草”。
宋成都(今属四川)人,字伯枢。约于徽宗朝登进士第。绍兴十六年(1146),以左朝散郎知归州。后知黎州。著有《廉吏传》、《钓矶立谈》。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云顶。本名石城山,唐天宝六载(747)改名。《续资治通鉴》:南宋淳祐三年(1243),余玠帅蜀,于此筑城移利州兵于此;宝祐六年(1258),蒙古将耨埒长驱成都,败杨大渊于灵泉山,进围
见“汉成帝”。
见“吉贝”。
官署名。清代西藏政府衙署,隶于达赖,掌理全藏地方行政事宜。康熙六十年(1721)置,为噶伦议事厅。设有大中译二人、卓尼尔三人、中小译三人,办理文书交际之事。
北周置。治今宁夏灵武市西南。为普乐郡治。隋、唐为灵州、灵武郡治。北宋咸平五年(1002)废。唐李益有《暮过回乐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