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
唐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字元宾。李华从子。贞元进士,又中宏辞科。为太子校书郎。与韩愈相颉颃。唐末陆希声编集并撰序,已佚,后人辑有《李元宾文集》。
唐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字元宾。李华从子。贞元进士,又中宏辞科。为太子校书郎。与韩愈相颉颃。唐末陆希声编集并撰序,已佚,后人辑有《李元宾文集》。
战国时楚国人。墨子再传弟子。好勇。闻墨者非斗,带剑危冠,往见墨翟弟子胡非子。迫其对“好勇”与“非斗”作出评述,“无说则死”。后被胡非子以“五勇”(猎徒、渔人、陶缶、五刑、君子等五勇)之说折服。遂解长剑
唐宋礼部试(省试),金、元、明清会试之别称。因在春季举行,故名。
唐都长安城三大宫殿区。太极宫在宫城内西位,称西内,或称大内;大明宫在宫城外东北,称东内,亦称北内;兴庆宫在春明门内,位于皇城东南,称南内,合称三大内。
宋代炼铁竖炉。一座。高约4米,直径2.5米,有一定的炉身角和炉腹角。筑于断崖上,上层平台积存大量矿粉和炭屑,下层平台四周有许多炉渣。1976年河南安阳铧炉村发现。
1264—1339元清州(今河北青县)人,字仲明。师事王磐、安藏,被荐为宿卫,后充仁宗潜邸说书。仁宗即位,任集贤大学士,政事无不与闻。赞助恢复科举。仁宗死,家居十年。文宗时复起为集贤大学士。顺帝至元四
1186—1249南宋建宁建阳(今属福建)人,字惠父。嘉定进士。知长汀县,改善盐政,公私称便。端平二年(1235)为魏了翁幕属。后除广东提刑,雪冤禁暴,阅八月决辟狱囚二百余,一革粤吏数年不予详复之积弊
帝王继承者。《公羊传·僖公五年》何休注:“储君副主。”《后汉书·郑众传》:“太子储君。”亦称储元、储副(即上引何休注的简写)、储后、储嗣、储两、储贰,均太子别称。
书名。清李兆洛撰。二十卷。李氏著述除刊为专书外,均编入是书内,分为颂、疏、序、跋、记、碑铭、行状、传、论说、书牍、杂著等类。
?—1288又作阿八赤、阿八失。元唐兀人。为宪宗宿卫博尔赤,从攻四川,有战功。世祖至元七年(1270),攻襄樊,督运粮械。十四年,任同知尚膳院事。十八年,改益都等路宣慰使,发兵万人开运河,迁胶莱海道漕
643—712唐西域康居人,俗姓康,字贤首(一说系武则天赐号)。僧人。祖父来华定居,父被赠为左侍中。他十七岁从智俨习晋译《华严经》,又曾参加玄奘译场,后因笔受(笔录译文)、证义(查证译义是否准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