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李贽

李贽

1527—1602

明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别号温陵居士。回族。嘉靖举人。历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致仕后,客居湖北黄安,继迁麻城,因受迫害,万历二十九年(1601)北走通州。次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下狱,于狱中自杀。尝自言:“自幼倔强难化,不信道,不信仙释”,“见道学先生则尤恶”(《王阳明先生道学钞》)。年四十后,接触王守仁学说,并受泰州学派影响,曾以王艮之子王襞为师。年五十,始阅佛经。自称“异端”。否认“”之神秘性,认为“人无不载道”(《藏书·德业儒臣前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焚书·答邓石阳书》)。反对道学“存天理、灭人欲”说教,指出“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认为“势利之心,亦吾人秉赋之自然”(《李氏文集·明灯道古录》),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指出六经、《论语》、《孟子》非“万世之至论”,“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焚书·童心说》)。文学上,反对摹古文风,主张创作必须出自“真心”,倡导通俗文学,曾评点《水浒传》,赞扬《拜月》、《西厢》、《红拂》等传奇。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初谭集》、《史纲评要》等,明清两代列为禁书。

李贽

猜你喜欢

  • 鲍彪

    宋处州缙云人,一说处州龙泉(今均属浙江)人,字文虎。笃学守道,安于静退。进士及第,处选调二十年。尝为常州州学教授、左宣教郎、太常博士、守尚书司封员外郎。绍兴三十年(1160),以左奉议郎守尚书司封员外

  • 承敕监

    官署名。明洪武九年(1396)置,设令一人,正六品,后改正七品;丞二人,从六品,后改正八品。十年改令、丞为承敕郎,设二人,从七品。中书舍人与给事中皆隶其下。与司文监、考功监参掌给授诰敕之事。后皆罢。

  • 左王

    官名。匈奴左贤王简称。《汉书·卫青传附赵破奴传》:“以浚稽将军将二万骑击匈奴左王。”参见“左贤王”。

  • 智缘

    北宋随州(今属湖北)人。僧人。善医。熙宁时,枢密副使王韶谋取青唐(今青海西宁),上奏蕃族重僧侣,僧结吴叱腊主部帐甚多,请他随往协助,因受神宗召见,称“经略大师”,随军而西,径入蕃中说僧结吴叱腊归宋。旋

  • 李僡

    ?—1853清陕西华阴人,字惠人。道光进士。历任知县、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咸丰元年(1851)擢河南巡抚。次年调山东。三年扼守兖、沂、曹诸州,断黄河渡口,堵截北伐太平军渡河至鲁,又率军助解怀庆之

  • 鲖阳县

    西汉置。因在鲖水之阳得名。治今安徽临泉县西鲖城集。属汝南郡。西晋属汝阴郡。惠帝后改属新蔡郡。东晋咸康二年(336)省入新蔡县,旋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十一年(591)又置。大业中属淮阳郡。唐贞观初废。

  • 教习

    官名。(1)明代掌教翰林庶吉士的官员。初无定制,宣德五年(1430)始以翰林学士充任。正统十三年(1448)由内阁于翰林院学士及詹事府坊局官中择资望高深者一二人请旨充任。万历后,专以吏、礼二部侍郎掌之

  • 潘独鳌

    明湖广应城(今属湖北)人。诸生。杀县令投张献忠,以善撰文稿,足智多谋,备受信任。曾被明军俘虏,囚襄阳。崇祯十四年(1641)被张献忠救出。后任中书舍人。

  • 黑铺

    亦作黑普、黑濮。部分哈尼族的别称。康熙《元江府志》卷二:“黑铺,其俗与阿泥(即“窝泥”)同而言语微异,性巧慧,善作宫室,元江器用竹几、竹床、竹棹、竹凳、竹梯备极精巧,虽汉人不能过。”近代哈尼族中有一部

  • 欢睹

    即“完颜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