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齐
元祁州蒲阴(今河北博野)人。元统进士。授翰林修撰,累迁南台御史,历河南、淮西佥宪,移知高邮府。至正十三年(1353),奉命去泰州招降张士诚,被拘,后得释。五月,又奉命去高邮招降士诚,被杀。
元祁州蒲阴(今河北博野)人。元统进士。授翰林修撰,累迁南台御史,历河南、淮西佥宪,移知高邮府。至正十三年(1353),奉命去泰州招降张士诚,被拘,后得释。五月,又奉命去高邮招降士诚,被杀。
一作(《汉书·英布传》)。《汉书·地理志》作“乡”。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属蕲县。《史记·高祖本纪》:十二年(前195),破淮南王黥布于甀。
?—1651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秋冶(一作秋野)。明崇祯进士。官刑部主事、广州知府。南明隆武朝擢户部右侍郎,总督湖南钱法。永历朝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颇廉法,善理财。曾铸钱以资楚师军饷,
官名。西汉置,为太祝令副贰。东汉掌祝小神事,秩三百石。三国魏、北齐、隋沿置。
?—1362元乃蛮人,先世迁居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字廷瑞。至正十二年(1352),组织地主武装,与李思齐破罗山红巾军,升汝宁府(今河南汝南)达鲁花赤。在河北河南地区屡败红巾军,以功累官河北行枢密院
官名。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职官。咸丰十一年(1861)设。分为四种:总办章京,满、汉各二人,掌承发庶务;帮办章京,满、汉各一人,掌赞佐总办之职;章京,满、汉各七人;额外章京,满、汉各八人,掌各股之事,
官名。秦置,掌行书令、表启等。两汉沿置,秩二百石,无员限,轮流宿卫,职如三署郎中。西汉时隶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于少傅。三国魏七品。晋定员十六人,职比散骑、中书侍郎,掌文章书记,七品。南朝宋七品,梁三
即“有逢柏陵”。
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北史·室韦传》:“有大水从北而来,广四里余,名捺水”,即此。
书名。唐韩昱撰。三卷。记述隋末李密、王伯当领导农民起义反隋经过。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又称马坊。因饲养长行马而得名。唐时,在北庭都护府(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和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皆设,始于总章二年(669)。饲养供官吏等往还乘载的牲畜,以马为主,另有驴、骡、骆驼、牛、羊等,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