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那国
西夏国号。榆林窟15窟西夏文题记有“南方阇普梅那国”之称。或为党项人称呼“弥药”之对音。
西夏国号。榆林窟15窟西夏文题记有“南方阇普梅那国”之称。或为党项人称呼“弥药”之对音。
泛指百姓。《史记·周本纪》:“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战国策·燕策二》:“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诒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指皇帝将臣下章奏留在宫中。或存档备查,或暂缓批答交议;大臣亦借此陈述机密。明时为题奏文书处理方式之一。依制题奏批答,或下部议;留于禁中不答不议,为留中。清制,凡官员有奏章上呈,均需面交(或差小官交)奏
历(曆)古历名。隋张胄玄曾撰新历于开皇十七年(597)颁用至大业四年(608),后在大业六年加以修改,称《大业历》;施行至隋亡。以为岁实;为朔策。采用四百十年有一百五十一闰的闰周,岁差为八十三年逆
一作伶人、伶官、冷人。乐官,春秋置。《国语·鲁语下》:“今伶箫咏歌及鹿鸣之三。”韦昭注:“伶人,乐官也。”参见“伶官”。
书名。清余澍畴撰。八卷。卷一记同治元年(1862)陕西回民起义初期情况;卷二至卷八记元年六月至二年五月回民起义军围攻凤翔未克及知府张兆栋守城情况,作者曾任张兆栋幕僚,参与守城,书中于回民起义军勇敢作战
1304—1355又译朵而只、朵礼直。元札刺儿氏。木华黎六世孙。至治二年(1322),由宿卫授集贤学士。天历二年(1329)袭国王位。顺帝至元三年(1337),改任辽阳行省左丞相。后迁河南行省左丞相、
清代驿站人夫邮递之规则。康熙七年(1668)定,凡有驿之处,皆设夫役以供奔走,按路程之远近,冲要与偏僻,额数不一。多招募平民充之,差役稍繁,再临时添雇。纳入正赋编征。
明浙江永嘉人,字廷循。工诗文。善绘山水,宗荆浩、关仝。永乐中召至北京。宣德时受帝宠遇,侍奉内廷,以充绘画顾问。授锦衣卫千户,不久升指挥。有《杏园雅集图》、《宣圣事迹图》等。
1879—1953广东台山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名林。曾为厨工。清宣统元年(1909)加入少年学社(后改组为同盟会北美支部)。二年在屋伦车站谋刺访美之清海军大臣载洵未遂,被捕系狱。1912年获特赦,释放
?—约581南朝梁简文帝子。字仁显。梁大宝元年(550),封乐梁郡王,除丹阳尹。侯景乱后,寓江陵(今湖北荆州),以读书为事。承圣三年(554),因西魏军破江陵,被送至长安。北周保定二年(562),封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