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史集
书名。一称《汉藏文书》。明代后藏人达仓巴班觉桑布撰。凡四十五个章节。宣德九年(1434)成书。记印度、尼泊尔、汉、藏、西夏、蒙古政教史,着重藏区各教派史实,尤详于元代十三万户、驿站、兵站及萨迦派政教领袖与蒙古王室的关系。所记吐蕃时期医学、达纳宗、南杰林巴历史及时轮教法在藏地传播情况,皆为同期史家较少记载或不载。
书名。一称《汉藏文书》。明代后藏人达仓巴班觉桑布撰。凡四十五个章节。宣德九年(1434)成书。记印度、尼泊尔、汉、藏、西夏、蒙古政教史,着重藏区各教派史实,尤详于元代十三万户、驿站、兵站及萨迦派政教领袖与蒙古王室的关系。所记吐蕃时期医学、达纳宗、南杰林巴历史及时轮教法在藏地传播情况,皆为同期史家较少记载或不载。
?—1890清奉天义州(今辽宁义县)人,字子和,号雪琴。道光进士。任御史时,以劾肃顺、奏起用曾国藩而著称。同治元年(1862)授常镇通海道。四年擢湖北巡抚,寻调河南,成立毅军、嵩武军,交宋庆、张曜统之
相传为舜时人。石户,地名,即石户之农夫。与舜为友,舜欲以天下让之,不受,负妻携子隐于海岛,终身不返(《庄子·让王》)。
官名。战国置,主管农事耕稼之官。《荀子·解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
一作(《汉书·英布传》)。《汉书·地理志》作“乡”。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属蕲县。《史记·高祖本纪》:十二年(前195),破淮南王黥布于甀。
宋代养马机构。太平兴国五年(980)改左、右飞龙院置。雍熙二年(985)分左、右二坊,四年改为左、右骐骥院。
官名。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置。秩正五品,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置达鲁花赤二员。
1740—1796清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又名际清,字允初,号尺木,别号知归子,自号二林居士。乾隆进士,选知县不就。阅《大藏经》,究出世法,素食礼佛,晚年居僧舍以终。幼承家教,好读儒书,会试出卢文弨之
周史官。《庄子·则阳》柏作伯,通用。参见“大㢰”。
官署名。职掌边塞事宜。汉《郃阳令曹全碑》有塞曹史。
即“淡巴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