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盐
产于内地盐池之盐。清代则指山西河东盐法道属解池、陕西布政司属花马大池、甘肃布政司属花马小池所产之盐。
产于内地盐池之盐。清代则指山西河东盐法道属解池、陕西布政司属花马大池、甘肃布政司属花马小池所产之盐。
全名马合木·本·侯赛音·本·穆罕默德·喀什噶里,意为喀什噶里的穆罕默德之孙、侯赛音之子马合木。据研究,其祖父为卒于1032年的哈喇汗朝之汗穆罕默德·本·优素福·喀迪尔。父侯赛音为八剌沙衮至喀什噶尔道上
见“知寨”。
明广西僮、瑶、僚等少数民族青壮年之称谓。通常听郎火指挥,参加狩猎及作战。
古代竖立水涯,上刻尺度,用以测定和记录水位变化的石碑,称水则碑。宋代在吴江(今属江苏)竖立两块。左水则碑记录各年的特殊高水位。其中刻有“大宋绍熙五年(1194)水到处”、“大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
书名。北宋黄儒撰。儒字道辅,福建建安(今建瓯)人,熙宁进士,曾任贡茶官。为防止辨别制茶弊病、售茶欺伪而作是书。熙宁八年(1075)成书。一卷。有序论、后论各一篇,中分采造过时、白合盗叶、入杂、蒸不熟、
满语男童之意。汉译小厮。清制,凡京旗子弟年满十一或十三岁以下者,得选入皇宫或上书房,轮日入值,从事杂役。有年逾花甲仍充斯役,其哈哈珠子之称亦不改变者。
元至元十六年(1279)升惠州置。治归善县(今惠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惠州、惠阳、惠东、河源、紫金、海丰、陆丰、博罗等市县和揭西县西部地。属江西行省。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惠州府。
即“永王”。
?—540柔然王族。原姓郁久闾氏。后投北魏,赐爵高昌王,官至司徒公。妻元仲英,系魏太尉咸阳王禧女。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始置太子左、右谕德各一人,正四品下,掌谕太子以道德,随事讽赞,分隶左、右春坊。宋仁宗、神宗、钦宗为太子时皆置,以他官兼任。金亦置为东宫僚属,正五品,掌赞谕道德、侍从文章。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