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津
在今四川彭山县北。岷江津渡。《资治通鉴》: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成汉,自彭模直指成都,汉李势将昝坚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即此。
在今四川彭山县北。岷江津渡。《资治通鉴》: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成汉,自彭模直指成都,汉李势将昝坚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即此。
古天文台。建于东汉建武中元元年(56),在洛阳平昌门南,今河南偃师大郊寨村北,占地约44000平方米,东西各有墙垣,中心为方形高台,高17米,台基约50平方米。台四周有上下平台两层,平台间有坡道相连接
爵名。晋代、南北朝、唐代多为开国县子简称。金代正五品,食邑五百户,无实封。元代止用于封赠。明初为五等爵之一,封建国前战死诸臣,后不复设。
在今辽宁锦州市。相传虞舜时已有此城。春秋时齐桓公救燕,破屠河,或以为即徒河。
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万历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天启时附魏忠贤,累升工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崇祯初年定逆案,判徒三年,赎为民。
东汉桓帝刘志陵墓。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永康元年(167)十二月桓帝卒,建宁元年(168)二月葬此。
在今湖南祁阳县北。元成宗时,湖南詹一仔起事,左丞相刘国杰讨破之,降其余众。相要地为三屯,衡曰清化,永曰乌符,武冈曰白苍,选众耕屯,乌符即此。
东汉安定乌氏(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字孟皇。曾任凉州刺史。灵帝时为选部尚书。精书法,得师宜官法,以善八分著名。后附刘表,再归曹操。操爱其书,以为胜于师宜官。宫殿题署,多出其手。
见“渤泥国”。
西汉置。治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属济南郡。南朝宋移治今临朐县东南。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大业初省入临朐县。
?—1841清福建福清人。由行伍拔补千总。道光二十年(1840)署南澳镇总兵。同年闽浙总督邓廷桢荐其才,擢海坛镇总兵,调金门镇。邓廷桢革职后,颜伯焘任闽浙总督。从颜守厦门。二十一年七月英船三十余艘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