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王僧虔

王僧虔

426—485

南朝齐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王导之后。王昙首子。起家秘书郎。后官御史中丞、会稽太守,以不肯曲意于倖臣阮佃夫,坐免官,寻迁侍中。宋明帝时,出为湘州刺史,曾上表割益阳、罗、湘西三县缘江民立湘阴县。屡迁尚书令。升明中,曾以朝廷礼乐多违正典,表请釐改,被采纳。齐永明初,授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善隶书,好文史,解音律,曾评论古今书家优劣,又著《书赋》传于世。

猜你喜欢

  • 余耗米

    余(餘)清代随漕加征正耗之外,所征转运脚价用之耗米。定例折合银两。正兑米之余耗折银名轻赍银,改兑米之余耗折银名易米折银。参见“轻赍银”、“易米折银”。

  • 学政

    官名。亦称督学,俗称大宗师。清初沿明制,于各省设督学道,凡由翰林科道出身任用者为学院,由部属等官任用者为学道。雍正四年(1726),各省督学俱改为学院,称提督某省学政。为钦差之官,例以翰林院侍读、侍讲

  • 参酌院

    唐长庆初,为慎重刑事,每断决大狱,又令中书舍人一员参酌判处,百司呼为参酌院。

  • 一作邴。春秋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即今山东费县;一说在今费县西北《春秋》隐公八年(前715):“郑伯使宛来归祊”(《公羊传》、《谷梁传》“祊”作“邴”);《左传》桓公元年(前711):“春,公即位,修好

  • 察战

    官名。三国吴置,为督察政务之官,多由宦官充任。吴主常以察战为特使,或私诏处死贵族官僚;或派往州郡,搜括珍禽、异兽;或强征兵丁,扰害百姓。

  • 唐岱

    1673—1752清满洲正白旗人,字毓东,号静岩,一号默庄。由荫生官至内务府总管,以画侍奉内廷。工山水,与黄鼎等同出王原祁之门。山水沉厚深稳,得力于宋人居多。圣祖曾书“画状元”以赐之。高宗对其画也甚为

  • 贞一先生

    即“司马承祯”。

  • 小中正

    魏、晋、南北朝时期负责评定士族内部品第的官员。各郡、国皆置。凡任职于京师、籍贯为本郡的士族,经郡、国大中正推举和司徒府通过后,即可兼任,罢免亦同。西晋时,佐郡、国大中正评品本郡士族,每月与大中正在上东

  • 八苦

    唐咸通时,礼部侍郎刘允章上《直谏书》(《全唐文》卷八○四),指出民有“八苦”:一官吏苛刻,二私债征夺,三赋税繁多,四所由乞敛,五替逃人差科,六冤不得理,屈不得伸,七冻无衣,饥无食,八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 三农

    战国时对三种农业区之通称。一说指平原、山、泽,一说指高原、平地及低洼地。《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郑玄注:“郑司农云:‘三农,平地、山、泽也。’……玄谓三农,原、隰及平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