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宰
唐怀州温县(今属河南)人,初名晏宰。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子。元和时,为先锋将从父讨李师道,后隶神策军。甘露之变中立功,为光州刺史,累擢邠宁节度使。会昌三年(843),徙镇忠武,率兵出磁州讨昭义节度使刘稹,进破天井关,逼泽州。昭义部将杀稹来降,以功徙镇河东。宣宗初,结交权幸,求兼使相不果,改镇河阳。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唐怀州温县(今属河南)人,初名晏宰。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子。元和时,为先锋将从父讨李师道,后隶神策军。甘露之变中立功,为光州刺史,累擢邠宁节度使。会昌三年(843),徙镇忠武,率兵出磁州讨昭义节度使刘稹,进破天井关,逼泽州。昭义部将杀稹来降,以功徙镇河东。宣宗初,结交权幸,求兼使相不果,改镇河阳。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书名。近人章炳麟撰。因其号太炎,故名。成书于1928年,叙述他自清同治七年底(1869年初)出生至1922年间的事迹。章氏在辛亥革命以前,曾与改良派作过坚决斗争,并主编《民报》,宣传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于有兵诸郡别置,正五品。为都尉副贰,领兵,与郡之行政长官不相知。京辅所置从四品。
①旧时的宫殿。《汉书·食货志下》:“公卿白议封禅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元傅若金《奉送达兼善御史赴河南宪佥十二韵》:“白日明高岳,黄河绕故宫。”②专指北京故宫,即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
战国时秦国人。《吕氏春秋·应言》、《战国策·魏策三》载,秦王曾令他为芒卯(或作孟卯)求司徒之官于魏。《赵策四》又说他曾止齐攻宋。《战国纵横家书》还记载其被派在魏国主持伐齐事。一说起贾即须贾。
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景帝纪》、《周亚夫传》作“條”,《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修”,《地理志》作“脩”。《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晋书·地理志》作“蓨”。西汉文帝后元二年(前162
①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年(前279),“白起拔楚西陵”,即其地。《括地志》谓在今湖北新洲县西,《水经·江水注》谓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当误。②陵墓名。(1)即三国吴
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商王多次征伐,曾擒杀其首领。其地有学者认为在今河南永城与安徽宿州之间。
一作栅江口。巢湖泄水口。在今安徽和县西南长江边。南朝梁太平元年(556),北齐遣仪同三司萧轨等合军十万进犯,出栅口,即此。
官署名。明代工部将作司所属机构。洪武六年(1373)置。为正七品衙门。设正提举一人,副提举二人。掌工程营缮及器用制作等事。十年,与将作司并革。
?—857唐润州(治今江苏镇江)人。宣宗母孝明太后之弟。不学无识。宣宗即位,自乡民擢检校户部尚书、诸卫将军。后历平卢、河中、凤翔等镇节度使。宣宗赐给鄠县、云阳县良田。大中六年(852),免其租赋。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