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
指不同学派之观点相互为用的关系。《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意谓诸子百家,虽各执一是,互相攻讦,但各有所长,互相补充,有其相统一之处。
指不同学派之观点相互为用的关系。《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意谓诸子百家,虽各执一是,互相攻讦,但各有所长,互相补充,有其相统一之处。
?—1889清蒙古镶黄旗人,额尔德特氏,字席卿。同治进士。以侍讲学士累迁至户部右侍郎。光绪七年(1881)任正白旗护军统领,疏请整顿八旗学校。十年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迁刑部尚书。次年赴天津与法国使
书名。明朱国祯撰。一百二十卷。是书积三十余年始成。凡五种:《皇明大政记》三十六卷,《皇明大训记》十六卷,《皇明大事记》五十卷,《皇明开国臣传》十三卷,《皇明逊国臣传》五卷。大多取材于实录、邸抄,史料价
即“清学案小识”。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旅贲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侍卫。正三命。下设右旅贲率中士、右旅贲倅长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建六官,秋官司寇府掌朝下大夫下有司厉中士,正二命;司厉下士,正一命,掌诸奴男女。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之事。北周沿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393—441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蒨玉。昙首从弟。晋末,任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入宋,为太子中舍人,转咨议参军。以疾去职。元嘉四年(427),起为义兴太守,入为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居选职
或称河渠书、沟洫志。中国古代正史中记述水利内容的专志。最早的河渠志是汉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后代如《汉书》中有《沟洫志》,《宋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中都有《河渠志》。记载了
战国时在秦、魏交界处,两国常争战于此。在今陕西澄城县南。《史记·魏世家》:文侯十六年(前430),“伐秦,筑临晋、元里”,即此。
①南朝宋元嘉二年(425),以武城县改置。治今广西平南县东南。属永平郡。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交州刺史咨曾被封为武林侯。隋属藤州。唐贞观七年(633)改属龚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平南县。②隋开
唐代尚书省六部郎官的俗称。亦称依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