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绛州

绛州

北周武成二年(560)改东雍州置。治龙头城(今闻喜县东北),后移治柏壁城(今新绛县西南),建德六年(577),又移治玉壁城(今稷山县西南)。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临汾县(十八年改正平县,今新绛县)。大业三年(607)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绛州。天宝元年(742),改为绛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绛州。属河东道。辖境相当今山西曲沃、稷山、新绛、绛县、翼城、河津、万荣、襄汾、夏县、垣曲、闻喜等市、县地。其后辖境屡有变迁。《新唐书·食货志》:“天下炉九十九,绛州三十”,为唐代著名的铸钱地。宋属河东路。金兴定二年(1218),升为晋安府。元复为州,属晋宁路。明洪武初省正平县入州,属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属山西省。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稷山、河津、绛县、闻喜、垣曲等市、县地。1912年废,改本州为新绛县。

猜你喜欢

  • 吴炎

    1623—1663明末清初苏州吴江(今属江苏)人,字赤溟,一字如晦,号悔庵,明亡后不忘故国,更号赤民。在归安诸生中甚负盛望。人清隐居湖州山中,初自放于诗酒,旋与伯叔昆季数人结成惊隐诗社,坚守志节,不仕

  • 防城都督

    官名。北魏孝昌初始置于大州,称防城都督,后诸州皆置。或称镇城都督;孝庄帝以后,又有防城大都督或镇城大都督之称。掌州城之防卫,与州将军府之上佐长史、司马同为重职,府主或倚为腹心,参谋军事;朝廷或倚之以牵

  • 亲军都尉府

    官署名。明代置,掌皇帝仪仗护卫。初名拱卫司、拱卫指挥司,洪武二年(1369),改名。统中、左、右、前、后五卫军及仪銮司。十五年罢府及司,置锦衣卫。

  • 北魏文成帝

    440—465即拓跋濬。北魏皇帝。公元452—465年在位。鲜卑族。拓跋焘孙。正平二年(452),中常侍宗爱杀焘立南安王余,旋又杀余。殿中尚书源贺、南部尚书陆丽等执杀爱,立濬为帝。即位时年仅十三,陆丽

  • 辽太祖

    872—926即耶律阿保机。汉名亿。契丹迭剌部人。九世纪末,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长痕德堇可汗时,任*挞马狘沙里,统领亲军征服北边部族。唐昭宗天复元年(901),选任联盟夷离堇(军事首长),进任于越。统兵

  • 即陬。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参见“陬”。

  • 大理院正卿

    官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三十四年奏定官制,设正卿一人,正二品,总理全院事务,监督刑事、民事审判官和院内各职官,以及所属各级审判厅事务。

  • 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篇名。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取诗首句,名为《孔雀东南飞》。作者不详,据诗前序言,当是东汉末建安年间民间诗人所作。在流传过程中经增附润饰,最后写定于六

  • 求益斋全集

    书名。清强汝询撰。二十卷。强氏字荛叔,江苏溧阳人,咸丰举人,选授教谕未赴任,老成积学。是书计读书记六卷,随笔二卷,汉州郡县吏制考二卷,金坛见闻记二卷,文集八卷。书中《海防议》于练兵、造船、制器、筹饷、

  • 扫虏将军

    官名。西晋时,汲桑曾署石勒为之。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大通三年(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陈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中,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