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百禄
北宋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字子功。范镇侄。举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治平中以秘书丞知濛阳县,熙宁间擢提点江东刑狱,徙利州、梓州两路。熙宁七年(1074)召知谏院,反对手实法等新法。后坐事责监宿州酒税。久之,为提点淮南东路刑狱,改知唐州,元丰末除起居郎。哲宗立,迁中书舍人,历刑部、吏部侍郎,为翰林学士。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元祐七年(1092)拜中书侍郎,次年罢知河中府,徙河南府卒。
北宋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字子功。范镇侄。举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治平中以秘书丞知濛阳县,熙宁间擢提点江东刑狱,徙利州、梓州两路。熙宁七年(1074)召知谏院,反对手实法等新法。后坐事责监宿州酒税。久之,为提点淮南东路刑狱,改知唐州,元丰末除起居郎。哲宗立,迁中书舍人,历刑部、吏部侍郎,为翰林学士。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元祐七年(1092)拜中书侍郎,次年罢知河中府,徙河南府卒。
①古代土地名称。《孟子·滕文公上》:“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礼记·王制》:“夫圭田无征。”所指圭田内涵有三说:(1)“圭”,洁也,“圭田”即卿大夫因洁行受赐以供祭祀之田。(2)零星不成井之田
?—1491明时人。初任卫指挥使,迁都指挥同知。成化初,参与镇压大藤峡起义,因军功进都指挥使,守备贵州。用兵以凶狠著称。官至都督佥事。弘治元年(1488)总镇贵州。四年致仕,旋卒。
1476—1547明苏州吴江(今属江苏)人,字行之,号伯川。弘治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任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嘉靖初历吏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迁左都御史。二十五年进吏部尚书。次年卒
见“翊府(1)”。
外商企业。清咸丰三年(1853)由英商创办于上海。除制造药品外,兼制化妆品和汽水。光绪十五年(1889)资本达十二万元。
①古族名。传系东南夷之一支。其民白身披发,其地有类狐异兽曰“乘黄”。《天宝实录》记白民国后裔披发裸身,前胸刺花,画紫粉于二目下,去门牙二颗,以之为美。据此,可推想其先民之状。一说,白民系居住在长白山一
1677—1745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康熙举人。初充侍卫。康熙五十五年(1716)官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元年(1723)任江苏布政使。三年晋云南巡抚,管云贵总督事。次年建议实行改土归流,
?—1000北宋人。真宗时在益州(治今四川成都)任神卫都虞候。咸平三年(1000)正月,部卒赵延顺疾钤辖符昭寿驭下苛刻,率众杀之,复逐知州牛冕,被拥为帅,建号“大蜀”,年号“化顺”,设官职,攻略汉州等
金末元初燕京(今北京)人。历任警巡院判、县尹、大兴府判、知和州(今安徽和县)。与关汉卿为世交。有杂剧《进梅谏》、《于公高门》,已佚。所作散曲,今存。
汉时王治卢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境),或谓在今伊西洱库尔以东的帕米尔一带。汉时属西域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