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新字
元代八思巴新制蒙古字的初称。世祖至元六年(1269)二月,下诏颁行,称蒙古新字。七年,改称蒙古国字。八年正月规定,今后不得称新字,蒙古新字之名遂废。
元代八思巴新制蒙古字的初称。世祖至元六年(1269)二月,下诏颁行,称蒙古新字。七年,改称蒙古国字。八年正月规定,今后不得称新字,蒙古新字之名遂废。
官名。周代置。掌理户籍人口登记的官员。《国语·周语上》:“司民协孤终。”《周礼·秋官·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郑玄注:“版,今户
?—1869一名吴亚忠。清广西新宁(今扶绥)人。吴凌云长子。壮族。早年随其父起义。同治二年(1863)吴凌云牺牲后,率延陵国起义军余部与广西灵山农民起义军小张三等部会合,转战于镇安(今德保)、归顺(今
709—769唐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之巽。杜暹族子。开元进士。天宝末,累迁朔方留后。安史乱起,劝太子(肃宗)自平凉移驻灵武(今属宁夏),又与裴冕等上书劝进。及肃宗立,授兵部郎中,知中书舍人
宋代向沿边少数民族买马,以数十匹至百匹为一券,一马预付一千文,并供应沿途刍秣,由少数民族首领送京师,售于有关官司,再送马监牧养,称券马。
璋一作章。唐溪州蛮(一作五溪蛮)首领。开元十二年(724)率族众反,被黔中道招讨使杨思勗击溃。旋赦为商州洵水府别将,以羁縻其族。一说被杀。
官名。秦代属典客。汉代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典客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又名大鸿胪,乃先后改属之。掌译少数民族语言。新莽时改隶典乐。东汉省。
唐人。玄宗开元中,曾奏上所撰《稽典》一百三十卷。宰相张说盛赞其史才,奏请留史馆修撰国史,并兼集贤院待制。
官名。商代始置,周沿置。殷商至西周,为君王近臣,掌传达王命,参与辅政,地位颇尊。春秋时期为侍御阉官,随王征伐,伺候君王,奉命出使,率众劳役;掌祭祀、宾客飨食之服位。
①官名。春秋时秦国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其他各国的卿。②爵名。战国秦置。意即众列之长。有左庶长、右庶长、驷车庶长、大庶长等名,分别为二十等爵第十、十一、十七、十八级。
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山甫。因避乱渡江。元帝以为丹阳令,后任治书御史、庐江太守、临川太守等。苏峻之乱时,与王舒共起兵讨伐,累迁散骑常侍、大司农、国子祭酒。咸康三年(337)上疏请兴儒教办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