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左
亦称左蛮。南朝宋、齐时习称蛮、巴、俚、僚等少数民族为蛮左或左蛮,并在其聚居地区设若干左郡、左县。其中聚居今鄂中、鄂东、豫东南、皖西北之荆州蛮、豫州蛮、五水蛮等,有的处交通便利之地,与汉人接触频繁,至隋时已与汉人相融合。
亦称左蛮。南朝宋、齐时习称蛮、巴、俚、僚等少数民族为蛮左或左蛮,并在其聚居地区设若干左郡、左县。其中聚居今鄂中、鄂东、豫东南、皖西北之荆州蛮、豫州蛮、五水蛮等,有的处交通便利之地,与汉人接触频繁,至隋时已与汉人相融合。
即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唐咸亨元年(670),薛仁贵、阿史那道真等援送吐谷浑还故地,被吐蕃论钦陵战败于此。
?—1126辽燕(今河北北部)人。本名马植。出身大族。仕至光禄卿。政和初童贯使辽,因献灭燕之策,随贯归宋,易名李良嗣。徽宗纳其言,赐姓赵,为秘书丞。迁直龙图阁,提点万寿观,加右文殿修撰。宣和二年(11
?—1901清陕西长安(今西安)人,字展如。同治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光绪十五年(1889)擢浙江温处道,再迁布政使。二十年擢江苏巡抚。二十三年以谙律令,被召为刑部左侍郎,次年晋尚书。命为总理各
肃政廉访使之简称。
地名。清乾隆朝平定准噶尔后建有鄂博。道光五年(1825)俄兵侵入筑屋,清政府照会后,被迫撤退并拆毁;次年清兵巡边,又毁其基址。同治三年(1864)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为沙俄割占
1622—?明末清初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诸生。入清后,曾于顺治六年(1649)、十一年两应乡试不第,从此放弃仕途,教书糊口,蓄意著述。除广泛搜集文字资料外,并访问故
奇又作其。《北史·李贤传》:子孝轨“封奇章公”;《旧唐书·牛僧孺传》:“封奇章子”,皆是。参见“其章县”。
政区名。原为明大同及阳和、天成二卫边外地。清康熙十四年(1675)徙察哈尔蒙古部驻牧。雍正十二年(1734)以其地渐次开垦,汉民屯聚日多,置丰川卫及镇宁所治之。乾隆十五年(1750)裁卫所,设厅,治今
书名。清张尔嘉撰。作者于咸丰十年(1860)为太平军所俘任“先生”,书中记其经历,述及太平军军制、商业、税收、知识分子政策等。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庚辛泣杭录》刻本。
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阳炮。是一种以机抛石,用于战争攻守的武器。中古 时,波斯、阿拉伯等伊斯兰教国家之抛石机砲十分发达,能发射八百磅重巨石。元世祖时召回回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督造,并教回回军士演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