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烈侯
战国时赵国国君。名籍。赵献侯之子。公元前408—前387年在位(一说烈侯九年卒,弟武公立,武公在位十三年)。任用公仲连、牛畜、荀欣、徐越等人,为政待以仁义,约以王道,又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六年(前403),与韩、魏并立为诸侯。
战国时赵国国君。名籍。赵献侯之子。公元前408—前387年在位(一说烈侯九年卒,弟武公立,武公在位十三年)。任用公仲连、牛畜、荀欣、徐越等人,为政待以仁义,约以王道,又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六年(前403),与韩、魏并立为诸侯。
又译浯勒札河,即今蒙古国乌勒吉河。金承安元年(1196),铁木真与克烈部首领脱里汪罕曾沿此河截击塔塔儿残部。
即百戏。南北朝时乐舞杂技之统称。始于秦汉,称百戏,汉代亦称角抵戏。南北朝后又称散乐。北齐武平中,有鱼龙烂漫、俳优朱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杀马、剥驴等百余种项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引《五代志》:
官名。隋炀帝置,大理寺的属员。参见“大理评事”。
1683—1753清山西兴县人,字锡公,号懿斋,又号静轩。康熙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世宗即位,诏求直言,乃上疏陈三事: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触世宗怒。高宗即位,上《三习一蔽疏》,为世所传诵。历官刑、
官署名。西夏景宗元昊大庆元年(1036)置,主掌与邻近王朝、民族的往来文书。汉字院掌管与宋朝的来往表奏,中写汉字,旁列蕃书(西夏文)。蕃字院掌管与吐蕃、回鹘等往来文字,用蕃字书写,再分别副以其他文字。
①又称京师仕学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京师大学堂奏准附设,是为京师大学堂的速成科之一。招考已入仕途之人入馆,择优保奖。主要课程有博物、物理、外文、舆地、史学、掌故、理财学、交涉学、法律学、政
见“江南储材学堂”。
见“吏”。
见“身言书判”。
清满洲正蓝旗人,费莫氏,字淑南。咸丰同治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擢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十一年(1885)奉命任驻藏大臣。十三年抵藏视事。时藏民拒绝与英属印度通商,于热纳宗之隆吐山口设防,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