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尼堪
清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初袭父达音布三等甲喇章京世职,授甲喇额真。后擢巴牙喇纛章京,少年从征,屡败明兵。崇德六年(1641),从济尔哈朗攻取明锦州外城,进一等参将世职。顺治元年(1644)入关,从军克西安,下江南,定浙闽,征湖广。任至正白旗满洲都统,授议政大臣,晋三等伯。
清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初袭父达音布三等甲喇章京世职,授甲喇额真。后擢巴牙喇纛章京,少年从征,屡败明兵。崇德六年(1641),从济尔哈朗攻取明锦州外城,进一等参将世职。顺治元年(1644)入关,从军克西安,下江南,定浙闽,征湖广。任至正白旗满洲都统,授议政大臣,晋三等伯。
①秦代以前大体指乡级政府治事之所。汉代沿用。②汉代亦指三老、孝悌、力田等协助郡县治理一乡事务的官吏。通常由政府选任,无一定执掌,有位无禄,与郡县属吏不同。或以为有秩、啬夫、游徼属之。隋初指州都、郡正、
西突厥咄陆五部之一。游牧于鹰娑川(今裕勒都斯河)一带。唐显庆元年(656)以两万骑拒战唐军,为唐将苏定方所破。次年,阿史那贺鲁平,以其部置鹰娑川都督府。龙朔二年(662),苏海政诛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
战国时人。楚将。楚怀王十七年(前312),以裨将随大将军屈匄与秦战于丹阳(今河南西峡西丹水以北地区),楚军大败,甲士被斩八万,他与屈匄等七十余将领被虏。楚因失汉中之地。
1818—1887清湖南新宁人,字子默,号荫渠。拔贡出身。咸丰二年(1852)随江忠源等堵击太平军,后编入湘军。六年援赣,攻陷袁州(今宜春)、临江(今樟树)等地。九年追击石达开于宝庆(今邵阳)、庆远(
?—624隋齐郡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少家贫,与好友辅公祏亡命山林。大业九年(613)起义,转战淮南,自称将军,并苗海潮等小股义军,进逼江都(今江苏扬州)。十三年,大败隋将陈稜,破高邮(今江苏高邮
?—1828清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初袭云骑尉世职,历吉林、三姓副都统。嘉庆二年(1797),率吉林兵赴四川参加镇压白莲教起义。次年,与明亮、德楞泰分兵三路围攻王聪儿、姚之富部起义军。复参与进攻罗其
西晋南安(治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字巨容。贫而好学,著名乡里。咸宁四年(278),诏补博士,称疾不应。后每闻征书至,辄逃入深山。居近夷俗,为羌戎所信奉,常以礼让为训,邑里感化,路不拾遗。卒以寿终。
战国时秦国争夺王位的事件。秦武王四年(前307),武王卒,无子,诸弟争立。大臣及惠文王后(即武王母)、武王后拥立公子壮即王位,称季君。芈八子(即惠文王妃,武王庶母,后称宣太后)及其异父长弟魏冉则迎立公
?-1211南宋郴州(今属湖南)人。举人出身。曾率众助官军袭击罗世传。嘉定二年(1209)因官府行赏不公起兵,聚众数万人,连破吉、郴诸县。三年,在南雄州(治今广东南雄)大败官军。又在江西败池州副都统许
见“李广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