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翔军都指挥使
官名。金正隆二年(1157),特选部分侍卫亲军,骑兵称龙翔军,步兵称虎步军,各置都指挥使。
官名。金正隆二年(1157),特选部分侍卫亲军,骑兵称龙翔军,步兵称虎步军,各置都指挥使。
周代地方教育机关之一。序在最初是学习射箭和养老的场所,在周代成为进行教育的地方。乡老对少年儿童进行一般文化教育和礼乐教化都在这里进行。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中置,掌东宫宿卫,位在太子四率上。
山名。唐以来瑶族聚居地之一。在今广东郁南、德庆、云浮等市、县境内。以其山有水注入西江,水口有罗纹石(亦称锦被石),故名。明正统至万历间,不断爆发瑶民起义。万历五年(1577)两广总督凌云翼镇压罗旁瑶民
官名。满语译音。伊都意为值班,额真为主子。意为“领班”。自雍正元年(1723)以后,改伊都额真为“伊都章京”,定汉名为“班领”。
器名。又作矴。石制停泊工具。依靠石砄本身重量固定船只。《广韵》称之为“锤舟石”。《三国志·吴志·董袭传》曰“系石为矴”。在山东长岛出土有多种形式的碇石。
科举考试用语。清代指顺天乡试第二名。清代在北京举行的顺天乡试,不同于各直省乡试,只限本省生员参加,而允许其他各省人应考,故编字号,以区分考生省份,并按编号取中。但无论成绩如何,第一名解元例属本地直隶籍
①又称共工氏。相传为上古部落首领。曾与颛顼争为帝,侵陵诸侯,怒而触不周之山,致使“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淮南子·天文》)。②相传为尧之臣,尧时担任水官,不善,后被流放(《史记·
即“宋帝昺”。
与“有待”相对。指无所凭借地进入绝对自由境界。《庄子·逍遥游》郭象注:“唯无所不乘者无待耳。”参见“有待”。
明末澄城饥民暴动。天启七年(1627),陕西澄城大旱,知县张斗耀催征税粮,激起众怒。三月,白水县(今属陕西)人王二率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从此揭开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