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征三岩

三征三岩

清朝征讨三岩的战争。三岩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交界处,为由川入藏的要路。其头领屡唆众劫掠官兵、商旅,梗阻通道,清政府为确保由川入藏之路畅通,曾多次用兵征讨,其中重要者有三次:(1)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其劫掠达赖喇嘛购买之茶包、马匹,并击毙护送人员,清廷令驻藏帮办大臣索琳和西藏噶伦班第达率兵300随同成都将军特成额所遣总兵成德、游击袁国璜赴江卡往剿,执杀其首领安错,将同谋白马四朗等监禁于成都。事后,于要隘处,移驻绿营官兵稽查、弹压,令德尔格忒土司酌派大头目协同管束,设守备各员分驻。(2)光绪八年(1882),以三岩历年出劫,巴塘粮员稽志文赴竹巴笼地方,于要路各处派泰宁营兵丁逐段驻防,令土司严缉,驻藏帮办大臣维庆亦派兵查办,共同围攻紫打寨,击毙其首领霞朵。其善后照越嶲夷卡例,令各献头目在巴塘作人质,责成擦纳喇嘛出结具保,三岩为患历百年,经此次调兵查办,终使川、藏大道畅通。(3)以其劫掠递送驻藏大臣公文之台兵加以残虐,撕毁公文,于宣统元年(1909)委知府傅嵩炢率各营兵五路进剿,与自云南还师,途经该地之新军统领凤山会师,合攻,又出示招抚,三岩被肃清。事后,照巴塘例,改设流官管理,纳粮税。

猜你喜欢

  • 策凌敦多克

    见“车凌端多布”(281页)。

  • 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

    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诸盟之一。以札萨克图汗部十九旗在札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地方会盟而得名。东接赛音诺颜汗部,西接科布多,南界阿尔泰喀喇托辉,北界唐努乌梁海。为喀尔喀蒙古西路。清代直隶理藩院。民国初年由驻库

  • 爱里木汗

    ?—1809中亚浩罕汗国首领。乌兹别克族。纳禄博图伯克次子。清嘉庆三年(1798),父死袭爵,擅称汗号。因素性凶狠残暴,又被称为“宰里木”(暴君)。在位期间,加紧对外扩张。初与布哈拉争夺乌拉·丘别和吉

  • 巴罗提节

    新疆塔吉克族宗教节日。塔吉克语,意谓“燃灯节”。于伊斯兰教历四月举行。节期两天。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做许多“卡乌日”(酥油烛),外裹棉花,置于羊油中浸泡。节日第一天晚上,全家围坐一起,由长者唤每人名

  • 踏追

    见“踏��”(2507页)。

  • 天山

    西域古山名。见《汉书·武帝纪》。《汉书·西域传》称北山,为东起车师前王廷(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西至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之山,即今天山山脉。《后汉书·明帝纪》、晋《西河旧事》、《魏书·西域传》等均称

  • 大河家集

    保安族传统贸易集市。位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自治县大河家。始自清末。每逢双日进行,故又称“双日集”。届时居民携自产的土特产品等小商品,至集市出售、交换。后贸易范围扩大,逐渐出现白银、***、牲畜、柴草等市

  • 阿旺罗桑扎喜

    见“智华嘉措”(2241页)。

  • 大审理

    渤海国将领。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左右卫将军。后唐同光三年(高丽国太祖天授八年,925)九月,与礼部卿大和钧等率渤海民百户亡命高丽,次年一月,渤海国亡(一说在国亡后始投奔)。

  • 貊

    北方和东北古族名。一作秽貉、秽貊、貊,单称(一作秽、、)或貊(一作貉、貊),也与其他族连称貉狄、胡貉、蛮貉、夷貉。有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