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京

东京

古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有异。自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后,因西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遂以方位称洛阳为东京,北周、隋、唐因之。唐宝应元年(762)置五京(五都)后,我国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模仿中原王朝或有东京、西京之置,或有五京之设。 ①渤海王国五京之一。※大钦茂为王时(737—793)置。因地在渤海王城※忽汗城东,故名。故址即今吉林珲春县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亦有在今乌苏里江地、吉林延吉县至朝鲜咸镜北道一带、咸镜南道咸兴府西等说,《辽史》误载开州(故址在今辽宁凤城县)为其所在。唐贞元年间(785—805),一度为渤海王城。所设地方行政机构曰龙原府。渤海国亡后废。 ②※南诏国寻阁劝为王时(808—809),以拓东城(在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门外)为副王坐镇之地,又在王城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县)之东,是※白蛮聚居中心,因名为东京。劝丰佑为王时(823—859在位)于此置善阐府,府治设此。 ③后梁龙德三年(923),沙陀族李存勖灭梁,于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建元同光,定都洛京(今洛阳市),因改魏州为兴唐府,建号东京,并改其称帝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为西京,镇州为北都。同光三年(925),改东京为邺都,洛京为东都。 ④后唐清泰三年(936),沙陀族石敬瑭投靠契丹贵族灭唐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于天福三年(938)迁都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改汴州为开封府,建号东京。其地历后汉、后周至北宋,皆称东京。⑤契丹国五京之一。会同元年(938),契丹贵族因助石敬瑭建立后晋,石敬瑭以幽蓟16州地割予契丹,因境土拓大,辽太宗于十一月下诏,以皇都为上京;以新得幽州(治今北京市)在辽境南,升为南京;以原南京(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已在辽境东,改名东京。重熙十三年(1044),辽兴宗升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市)为大同府,建号西京后,东京成为辽五京之一。本古辽东城(唐中叶又名辽阳城),辽太祖神册四年(919)修葺旧城,迁来渤海、汉户建为东平郡;天显三年(928),辽太宗诏迁东丹国都于此,故亦名天福城,并升称南京。城分内外,内城高3丈,幅员30里,8门,建宫城于东北隅,为东北王宫所在;外城谓之汉城,为集市之地,分南北市,晨开南市,夕开北市。所设地方行政机构曰辽阳府。辽东京道治所设此。⑥金五京之一。金承辽旧,仍以辽之东京为东京。于此置东京留守司,为东京路治所。皇统二年(1142)立东京新宫。正隆六年(1161),金世宗趁海陵王南征民怨之机,在此即皇帝位,十一月由此启程赴中都(金都,今北京市)。贞祐三年(1215),蒙古军长驱东进南下,金统治摇摇欲坠,金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于此自立称帝,国号大真,建元天泰,不数月由此东北逃,改称东夏国。金亡,元初仍称东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复单称辽阳,相沿至今。

猜你喜欢

  • 噶山大

    即“嘎山达”(2449页)。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末次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哈尔噶朗图山接本部左翼中旗,西至布尔噶素图接本部右翼左旗及左翼右旗南至图木斯图山接本部左翼中旗界,北至噶勒齐老接本部中后旗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三十年

  • 箴堇

    见“耶律必摄”(1308页)。

  • 牛钮

    ?—1737清朝大臣。满州正白旗人。姓他塔喇氏。初由官学生补工部笔帖式。康熙三十九年(1700),受命监修减水坝。以缓武清县筐儿港水患。补工部主事。五十年(1711),监修引河前崖及减水坝前等各项水利

  • 穿带壶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又称背壶、携壶。陶质。生活用品。有扁、圆和一面扁一面圆三种形式。多圈足小口,有的口旁有流。两侧通底有穿皮带或绳索的环鼻及沟槽,便于身上或马上携带奶汁、酒浆等饮料,是适用于

  • 兴禅

    藏语音译,即“农奴”。解放前藏族地区封建农权制度下的一个阶级,包括※堆穷”和※“差巴”两个等级。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生产者,占总人口的90%。没有土地,祖祖辈辈分别隶属于官家、贵族、寺院三大领主,固

  • 唐古德

    见“马九霄”(160页)。

  • 邵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邵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现在使用人口只有2百多,居住在日月潭南面德化社(原卜吉社)和大平林。现邵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闽南话要比使用邵语多,大多数年轻人已不说邵

  • 丹噶尔

    地名。一称东科尔。位于今青海湟源县。雍正五至六年(1727—1728)置。为青海蒙古、西宁四十族与内地商民市易场所。初设参将1员、千把总3员,隶西宁县管辖。乾隆五十七年(1792),被定为丹噶尔厅所在

  • 罗午

    见“罗武”(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