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昆神鲁部
金代北边诸部族之一。金朝曾在此设部族节度使。军兵事属西北路招讨司。明昌三年(1192),罢节度使,以招讨司兼领。
金代北边诸部族之一。金朝曾在此设部族节度使。军兵事属西北路招讨司。明昌三年(1192),罢节度使,以招讨司兼领。
藏语音译。原意为侦察和守望边境者。后逐渐演变为管理军民的官吏。约始设于元朝,为大活佛下的管理人。至明代演变为大活佛下的政教首领。在安多地区,为政教合一部落中管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其产生有家族世袭、轮流充
即“来流河”(1051页)。
1911—1972朝鲜族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名吴基涉,曾用吴永一、金道训、吴东元等别名。原籍朝鲜会宁郡八乙面,祖父于1905迁居俄国东双城子道别河村,1920年随家转徙至今吉林省延吉县智新乡胜利村。
蒙古地区名。亦作幕南。蒙古高原的大沙漠,将高原分为南北两个地区,此指大漠以南地区。昔匈奴曾据有其地,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乌桓乘匈奴国乱、灾荒,击之,“匈奴转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后汉书
辽代(契丹)初期重大政治事件。察割,即耶律察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耶律安端子,为辽世宗耶律阮的族叔。世宗即位时,淳钦太后不允,将兵抗击,在此两强争斗之时,他见世宗宽厚,乃怂恿其父投附世宗。后世宗确立
书名。英文原名《Kwiechowand Yun-nan Provinces》。英国传教士克拉克(G、W、Clark)著。1894年“上海信使”社出版。全书296页,共分13个专题。内容包括:苗、回、布
古代中原人对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习称。古史有关四裔记载多用之。《三国志·挹娄传》:“无大君长,邑落各有大人”。《旧唐书·室韦传》:“其国无大君长,有大首领十七人,并号‘莫贺弗’”。《续通典》记辽代的铁骊
见“阿里不哥”(1223页)。
又称回回文字。乃元朝立国之初即颁行天下与蒙古文、汉文通行的三种文字之一。由镇海主管其事。元朝政府的重要机关,均设有回回掾史、回回译史、回回令史等,以掌管回回文书,造回回文册等事。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
即“震国”(24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