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志宁

于志宁

588—665

唐初文臣。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先世鲜卑于氏。隋内史舍人于宣道子。大业(605—618)末年,为冠氏县长,后弃官归乡里。及唐高祖入关,率众迎于长春宫,授银青光禄大夫。后被李世民召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迁天策府从事中郎,每侍从征战,兼文学馆学士。贞观三年(629),累迁中书侍郎。寻加授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封黎阳县公。曾屡劝谏太子承乾,几被太子遣人刺杀。后李治为皇太子,复拜太子左庶子,迁侍中。永徽元年(650),进封燕国公。次年,监修国史,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三年,以本官兼太子少师。显庆元年(656),迁太子太傅。四年,晋太子太师。因在议立武则天为后时,持中立,取怒则天,被诬党附长孙无忌,免官。寻降授荣州刺史。麟德元年(664),累转华州刺史,以老致仕。卒,赠幽州都督,谥定。上元三年(676),追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曾参与编撰格式律令、五经义疏及礼典,有集20卷。与司空李绩主持修定《本草》并图,共五十四篇。

猜你喜欢

  • 布勒瑚哩池

    见“白头山天池”(608页)。

  • 雉葛王

    即“烽上王”(2106页)。

  • 怒语音译,意为“出于同一始祖”。云南省碧江县怒族对氏族的称呼(福贡县怒族称“提其”,贡山县怒族称“勒”)。原先各个氏族都以血缘亲属关系结成一定的聚居村落,并以山岭、河谷、溪流和森林等作为各氏族的自然分

  • 蒙垦

    清代对开垦蒙古地区土地的简称。清政府对蒙旗土地的开垦,先禁后驰,约经禁垦、限垦、放垦三个时期。天聪八年(1634)划定蒙古牧地疆界,令各守地界,不准越界。这一封禁政策即包含着禁垦的内容。顺治、康熙、雍

  • 合剌

    见“完颜亶”(1147页)。

  • 福晋

    清代王公正室位号。亦作福金、夫金。满语,汉译夫人。原为汉语“夫人”之变音(《清史稿》作“可敦”转音,殊失本来面目)。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宫闱未有位号,后宫主位亦称福晋,如称太宗皇太极母为大福晋,多尔衮母

  • 解智

    西夏职官七品封号。西夏语音“精丁”。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有“文孝恭敬东南姓官上全立”称号。下有诚珍、礼劳、才益、目审等数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岭真伯

    元末明初四川越嶲土官。彝族。元末为邛部州(治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东北)招讨使。明洪武(1368—1398)中,归附。改为邛部军民州,任土知州。系后来邛部宣抚司之先世,用“岭”作姓的第一人。

  • 寨公田

    傣语称“纳曼”。农民称之为“纳曼当来”,意即“寨内大家的田”。指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下为村社集体占有的土地。时村社之间有严格的地界;与村社成员一起生活而不脱离村社的人,均可平均分得一份土地使用

  • 石抹查剌

    1200—1243蒙古国将领。又作札剌、札剌儿。契丹族。御史大夫※石抹也先子。善骑射。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父战死,袭为御史大夫,领父所统敢死之士万余,黑衣为号,故曰黑军。次年,从木华黎伐金,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