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勒图

伊勒图

?—1785

清朝大臣。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初,以世管佐领授三等侍卫,累迁至镶红旗蒙古副都统。相继驻乌鲁木齐、阿克苏、喀什噶尔(今喀什)诸地。乾隆二十八年(1763),任伊犁参赞大臣,旋调喀什噶尔。三十三年(1768),晋伊犁将军。越一年,以经略大将军征缅甸,任副将军。寻因战功卓著,擢兵部尚书。三十六年(1771),以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众东返,复为伊犁将军,办理安置抚绥事宜,疏请如札萨克例置佐领被采纳。三十八年(1773),以兵部议禁鸟枪,疏奏土尔扈特部新附,鸟枪乃其牧马御兽所恃,请勿一概论禁。四十八年(1783),加太子太保,获双眼花翎。卒,清廷以其久驻边疆,凡所经画,皆得宜,处理各部事务有方,为诸族敬服,特予厚恤,封一等伯,入祀贤良祠。

猜你喜欢

  • 八剌哈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八剌合赤”、“巴剌合臣”。《元朝秘史》释为“管城的”。《元史·兵志》:“司阍者,曰八剌哈赤。”太宗窝阔台时始置,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上都留守司有八剌哈

  • 达旺住哲

    参见“达旺细哲”。

  • 司迪克

    清代哈萨克族抗俄斗争将领。民族英雄肯尼萨尔子。道光二十七年(1847),父死,偕家人移居浩罕。因自幼注重学习军事技术,成年后,被浩罕任命为五百人长。屡与沙皇侵略军作战。咸丰十年(1860),受命率兵袭

  • 略太

    珞巴族苏龙部落方言音译,旧时巫术名称。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方。由于某种原因双方结下不解之仇时,为达到暗中伤害对方的目的,一方便设法收集对方身上的头发、指甲、破衣服布片、饰物及脚踩过的泥土

  • 后唐太祖

    见“李克用”(1034页)。

  • 丹津班珠尔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又称丹津班珠尔多仁。藏族。出身西藏大世家,※康济鼐侄,多仁班智达之子,妻为八世达赖之妹。任噶伦。乾隆五十三年(1788),照其他噶伦例,赏给“札萨克”名号。同年,廓尔喀(今尼泊尔

  • 蒙古锄烧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源于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将士于行军途中,在铁三角架或石火盆、火塘上,架一个锄形铁丝网,将宰杀后的整羊放在架上烧烤,待肉色焦黄后,众人用刀割食,方法简便,适于行军作战。后人称之为“蒙古

  • 忠武王庙

    西夏宗庙。俗称“土主庙”,西夏时期建。地在今甘肃张掖镇远楼西南,为祭祀西夏神宗李遵顼之父李彦忠而建。彦忠曾守凉州(今甘肃武威),颇有政绩,爵封齐国忠武王。据《甘州府志》载,明代定襄伯郭澄所撰碑记称,神

  • 周天培

    ?—1859清末将领。字涵斋。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行伍出身,初从军征广西太平天国起义军,累迁至守备,隶向荣军。咸丰六年(1856),赐号“卫勇巴图鲁”。次年,在浙江镇江镇压义军,擢贵州定广

  • 广明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英年号。986—1004,凡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