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希丹毕坚赞

伊希丹毕坚赞

1787—1846

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三世(一作四世)。亦译作也摄丹丕嘉灿、业希丹毕札拉参、伊希丹毕札拉参等。加佛教传说的十三位先世,亦作第十六世。生于甘肃宗汇之北噶达托布达寺附近的扎拉通地方(一说在西宁扎拉通地方)。藏族。父名达札拉哲巴,母名萨札达。经前世章嘉之札萨克喇嘛辨认后,奏请乾隆帝批准,获御赐敕书。4岁,从周塞亚瓦坦克达喇嘛受小戒,修习经卷,学讲经、诵经、写经之法。7岁,从札森额尔德尼受比丘戒,毕习密宗戒律。旋拜耶喜札拉森喜里伯汰拉为师,习密乐威三经。8岁时,奉诏由归化(今呼和浩特)经多伦诺尔(在今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至热河(今承德),觐见乾隆帝。11岁,闻乾隆去世,急至京吊唁,并谒见嘉庆帝。嘉庆四年(1799),奉旨赴西藏学经受法,拜谒第八世达赖喇嘛,从诸高僧修习经典。十一年(1806),受大戒。同年返京并晋见嘉庆帝。此后屡获嘉庆帝厚赐。二十四年(1819),旨封管理京都喇嘛班第札萨克达喇嘛(掌印喇嘛),办理一切黄教事宜。道光八年(1828),获道光帝赐大国师镀金银印及诰命。十四年(1834),又获金制大国师印及金花。二十年(1840),赏金顶黄轿。二十二年,旨准设商卓特巴札萨克喇嘛1人,以管理喇嘛徒众。二十六年(1846),在嵩祝寺庆60寿辰,获道光帝亲书“福寿”2字及白玉如意、珊瑚手珠等贵重礼品。寻受召见,钦命总理多伦诺尔汇宗、善因2寺及康熙五十三年至雍正九年(1714—1731)修建的所有寺院。同年六月在青海圆寂,帝钦遣大臣、亲王至西宁设奠,命龛座供奉于五台山镇海寺。

猜你喜欢

  • 专难

    见“长昂”(364页)。

  • 蒙藏院

    民国时掌管蒙古、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1914年5月,袁世凯政府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后,由※蒙藏事务局改置,形同清※理藩院,地位与各部并列。直隶大总统。设总裁、副总裁、参事、司长、秘书等。

  • 金牌

    见“信牌”(1687页)。

  • 合欢结

    契丹族习俗。详见“讨赛篱”(614页)。

  • 王昙

    1762—1817清代学者。字仲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著作甚多,有《烟霞万古楼文集》,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载其所著《西夏书》4册,未见传本。

  • 绥西垦区暴动

    指1937年10月内蒙古绥西垦区农工举行的暴动。1934年,部分抗日义勇军被国民党解除武装,安置在绥西乌梁素海畔扒子补隆成立的垦区内从事劳动。中国共产党在垦区建立工委,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

  • 杨轨

    ?—400十六国时期后凉大臣。略阳(治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吕光时为后凉后将军,镇守西平(今青海西宁)。曾以扬武将军职随吕纂征伐西秦等。东晋隆安元年(397),被郭黁、张捷等推为盟主反后凉,自称大将军

  • 仁师

    西夏官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载为谏师位之一,位在第二。为皇太子之师,在中书、枢密位下,与次等司等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文孚

    ?—1841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秋潭。监生出身。初充军机章京。乾隆四十六年(1781),考授内阁中书。六十年(1795)升侍读。嘉庆四年(1799),从那延成赴陕西治军需。十一年(

  • 唾契汗

    见“契汗”(15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