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佉卢文

佉卢文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5世纪使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我国新疆的古于阗(今和田一带)和鄯善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字。18世纪首先发现于印度河流域。“佉卢”二字是源于梵文的“佉卢虱吒”一词的简称,词意有人认为是“驴唇文字”。西方学者称此文字为高附字、印度大夏字、雅利安字、驴皮书等。这种文字所记录的语言不是“佉卢语”,而是印欧语系印度一伊朗语族印度语支中的西北俗语。佉卢字来源于阿拉米字母。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波斯帝国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和旁遮普一带,阿拉米文字随着波斯文化的影响传入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等地。这些地区原来使用婆罗米字母操印度语支西北俗语的居民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的字母体系,并用它来拼写自己的语言。最初它和阿拉米文一样是一种不标出元音的音节文字。后来为适应自己语言的特点又对其进行了改造,如用增添区别符号的办法标注元音等,从而形成了佉卢字。当然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原来在这一地区使用的婆罗米字母的影响。佉卢字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字母形式和字母数目都有所不同。据研究,阿育王时代(公元前3世纪)的佉卢文字母数目为44个。在新疆古于阗和鄯善地区使用的字母在不同的文献中数目也有差别,如《法句经》45个,鄯善文书为57个。而原来的阿拉米字母只有22个,只表达辅音,不表元音。此外,佉卢文还有合体字,行款是由右向左横写。佉卢文使用较广,大量见于货币、金属铭文、石碑、写经的桦树皮等处。古于阗文要和汉文同用于铸币,俗称“汉佉二体钱”,又叫“于阗马钱”,目前已发现300多枚。也用于翻译佛经和书写买卖契约。鄯善地区则主要用来书写王家诰敕、文契、信札和记帐等。已发现的佉卢字文物众多。除上述“于阗马钱”外,在中国境内发现和出土的佉卢字文书有近千件。这些文物和文献多流失在国外,分藏于英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瑞典的大学和博物馆。

猜你喜欢

  • 提伊特部

    参见“提依特部”(2193页)。

  • 马腾翼

    1694—1758著名伊斯兰教人士。中国伊斯兰教大拱北门宦(属嘎底林耶派)创始人祁静一得力门生。东乡族。世居甘肃东乡黑泉沟坪庄。精通阿拉伯文、波斯文,具有渊博的伊斯兰教知识。初任四川省阆中县大礼拜寺开

  • 郭夏拉达

    藏语音译,又称“本芒哦协”,原意为“官民相识”。解放前西藏藏北牧业区一种内差名称。约始于1945年。支差者依贫富分为5等:“达秀阿妈”(支差组的首户)、“达宝”(支差组的次等户)、中等户、中下等户及下

  • 撒喜果

    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婚姻习俗。又称撒喜。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福建、河南、山东等地。源自古代波斯、阿拉伯人婚礼中之“撒金豆”及宗教信仰之俗。侨居中国的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巨商结婚时,于婚礼当天在女

  • 傅育

    汉朝官员。汉北地郡人。东汉明帝(公元57—75年在位)初年,为临羌长。时烧当羌滇吾盛,雄视诸羌,屡发兵侵汉边,遂与将军马武引兵败之。累迁至武威太守。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因聚居塞内羌众纷纷逃塞外

  • 索海

    ?—1645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费英东第六子。天聪五年(1631),初设六部,授刑部承政。七年,同兵部承政车尔格至锦州侦察明边,以功命管佐领事。崇德三年(1638),随贝勒杜度等运米接济

  • 布央依

    参见“布越”(462页)。

  • 农村公社

    原始社会人们按地域结合、生产资料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亦称农民公社、毗邻公社、地域公社、土地公社,简称村社。狭义专指农业公社,广义包括游猎公社、游牧公社等非血缘性组织。原始社会末期,

  • 可朱浑元

    ?—559或560东魏、北齐将领。字道元。鲜卑可朱浑氏(朱氏)。其先世为辽东慕容部人,世为渠帅。北魏时拥众内附。曾祖护野肱为怀朔镇将,遂居家于镇。少有武略,与高欢相识。北魏孝昌(525—527)初,率

  • 私田制

    辽代募民垦田入税的一种田制。辽本以户丁定赋税,统和七年(989)六月,圣宗诏令山前山后(指今军都山、燕山南北及临近地区)未纳税户前往密云,燕乐两县(今北京密云县一带),占据荒田置业耕种,计亩纳税,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