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侗舞

侗舞

侗族民间传统舞蹈。有多耶、龙喘、芦笙舞、款会舞、坡会舞、祀神舞等几种类型。“多耶”是边唱边跳的集体歌舞,无乐器伴奏,多在正月举行。主要流行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广西三江和湖南通道等侗族地区。“龙喘”是青年男女分成两队、旋绕成螺丝圈的舞蹈形式,多于祭坛前进行,流行于贵州榕江及黎平的一些侗族地区。“芦笙舞”分娱乐性和表演性两大类,舞者手持芦笙边奏边舞,曲调多达百余种。舞蹈多模拟人们的各种劳动或动物的动作。曲调悠扬,舞姿健美纯朴,充满生活气息。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湖南通道、贵州从江、黎平等地侗区,各地都有定期的大型芦笙舞活动。“款会舞”系举行款会时的舞蹈。“坡会舞”是男女青年在坡会上进行娱乐的舞蹈,步伐明快轻松,充满浪漫色彩。“祀神舞”是宗教活动中的舞蹈,现多不流行,只有舞龙、舞狮等活动仍继续保持。

猜你喜欢

  • 唐代南诏亲属称谓。《新唐书·南蛮传》:“蛮谓兄为‘容’”。元和十一年(816),南诏弄栋节度王嵯巅杀劝龙,立龙晟弟劝利(又名劝利晟)为王。劝利赐王嵯巅蒙氏,封“大容”。

  • 雅龙

    见“瞻对”(2586页)。

  • 卜咂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其地在今青海贵德境。永乐六年(1408),首领锁南监藏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宣德十年(1435),其地荒歉,西宁卫发官仓给与谷种。后,依明例屡入朝贡马以获取回赐。

  • 绥州监军司

    见“祥祐军司”(1957页)。

  • 至宁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年号。1213年五-八月,凡1年。

  • 弥勤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3个管理赋税的官员之一。见“南诏官制”(1594页)。

  • 缫什和勒

    卫拉特蒙古大台吉坐床。木制,长六七尺,阔3尺余,形制略如内地。左、右、后3面,均有边栏,间有雕刻。自宰桑以下不僭坐。因为大台吉特有,故俗称袭位曰坐床。

  • 宋葛

    即“完颜永功”(1150页)。

  • 函永

    佤语音译,意为“管寨子的人”。参见“扩”(753页)。

  • 仳俚杰底

    见“仳俚伽帖木儿”(8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