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等各族人民大起义的简称。北魏初期在京都平城北,阴山一带建立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军事重镇,屯兵驻守,居有鲜卑、汉、匈奴、敕勒、吐谷浑、杂胡、江淮之蛮等。正光四年(523)冬,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建政权,号真王元年。六镇“华夷之民”纷起响应,屡败魏军,揭开北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序幕。次年,高平镇民赫连恩等推敕勒酋长末※胡琛为高平王,以应拔陵。秦州羌族※莫折太提也率众起义,自称秦王。孝昌元年(525),北魏邀柔然阿那奓自武川西攻沃野,大败义军,并驱20万降众就食于冀、定、瀛三州。同年八月,柔玄镇鲜卑化匈奴人※杜洛周(一说为敕勒人)又率六镇降户举义于上谷(治今河北怀来东南)。其间,稽胡※刘蠡升也在云阳谷(今山西左云县)举兵反魏。次年正月,五原降户※鲜于修礼(鲜卑化丁零人)率北镇流民起义于定州左城(今河北安平县一带,一说即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众至10余万。八月,鲜于修礼被部将所杀,葛荣(一说鲜卑人)继领其众,自称天子,国号齐,建元广安。武泰二年(528)二月,葛荣击杀杜洛周,并其众,占有幽、冀、定、燕、瀛、相等州,有众数十万。八月,葛荣率众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为尔朱荣所破被擒,余众悉降。随着这支起义军的失败,其他各地的反魏斗争也陆续被镇压。起义历时五年,席卷北方,给北魏以沉重打击。

猜你喜欢

  • 绥化府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中部。清光绪三十年(1904)升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绥化市。辖域东西300余里,南北100余里。东界东兴道,南连巴彦州,西邻青冈县,北接海伦府。府境沿革同※呼兰府。其地原名北团林子。

  • 斜卯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误作斜卵。来源于部名。散居曷懒甸(指今海兰江至朝鲜咸镜北道一带地)、木里门甸、徒门水(今图们江)、术吉水(约在今牡丹江东之老爷岭附近;一说为松花江下源之支流,在郭尔罗斯前旗东北)

  • 万氏尸逐鞮单于

    ?—124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檀。※湖邪尸逐侯鞮单于子。和帝永元十年(公元98年)※亭独尸逐侯鞮单于死后,嗣单于位。连年遣兵击北匈奴,多所虏获。安帝永初三年(109),受汉人韩

  • 成吉思汗遗言录

    书名。一作《成吉思汗的箴言》。蒙古汗国将成吉思汗生平告诫子弟臣下的训言,用押韵诗形式记存下来的语录书。曾有手抄本。蒙古黄金家族、勋戚和属下官员奉之为行动准则和断事依据。每遇国有大事、必集会宣读,按其中

  • 陶新春

    1825—1867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又名陶正春、陶虎。贵州威宁骨董山(今属赫章县境)人。苗族。世代为彝族土目以机的农奴。父早逝,随母改嫁到巴拉寨熊家。有同母兄弟3人,先后被派到威宁和赫章服役

  • 龙云生

    即“龙骥”(495页)。

  • 结剌吉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吉朗吉卫。正统(1436—1449)后设。

  • 永平寨

    宋时壮族地区重镇。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地。领左江侬峒地思明、思陵、凭祥等州、县、峒八所。外通交趾,内达邕(南宁)、广(广州)。宋廷为监控左江流域土官、镇压当地峒丁,在此置提举峒丁、寨官、寨丁等。元废寨置

  • 西城十六府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十六羁縻都督府统称。又称西域十六都督州府。据《新唐书·地理七》,十六府名称、府治是:①月氏都督府,设治于吐火罗国阿缓城(位于今阿富汗北部);②大汗都督府,治&#

  • 渤海乐

    唐代渤海王国乐曲的总称。乐谱皆已失传。据日本古籍载,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十二年(740,渤海文王大兴三年,一作四年),渤海使已珍蒙在日本演奏“本国乐”,引起日本朝廷重视,不久即派内雄专赴渤海学习,渤海乐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