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刚察部落

刚察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境内。东接海晏达如玉千户部落,南临青海湖,西连天峻县汪什代海千户部落,北至祁连县之默勒河、野牛沟。为游牧部落,逐水草,居帐幕。“刚察”藏语,意为“骨髓”。原住牧黄河以南达日尕云地方(今贵德县),自清雍正(1723—1735)年间罗卜藏丹津反清后,乘青海蒙古势衰之机,渡黄河北上,抢掠蒙古牲畜和牧地,曾与蒙古察罕诺门汗旗发生武装冲突,完得太等12名头人被西宁办事大臣诱杀。后尼贡巴寺喇嘛拉夫炭还俗归族,任首领,继续率部北迁。至道光三年(1823),陕甘总督长龄驱杀其已渡至河北散居于玛积雪山一带的部众,西宁办事大臣那彦成以“清汉奸、断粮茶”迫使余众返回黄河南,编定户口、限供粮茶。后该族仍渡河北迁,势愈甚,遍及青海湖,形成环海八族。咸丰六年(1856),清均分地界,赏千户、百户官职,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喇嘛拉夫炭被封为该部总千户,赐花翎顶戴蟒袍及千户官印。为该部第一代千户。后因护送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有功,西藏地方政府又赐以铜印,部务由总千户喇嘛拉夫炭和千户业布腾共管。为“环海八族”之一,内部又分若干小部落,百户协理各该小部事务。

猜你喜欢

  • 蒙兀儿史记

    书名。纪传体蒙古史。清末屠寄撰。160卷。内本纪18卷,列传129卷,表12卷,志1卷。全书未及修完,实存146卷。作者自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黑龙江舆图局总办时起,潜心研究元朝历史,穷20余年之

  • 扎西贝丹

    1379—1449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高僧。藏族。※宗喀巴弟子。西藏哲蚌寺创建者,尊称绛央却杰(意妙音法尊)。出生于桑耶地方,于泽当寺出家。从桑浦寺聂贵仁桑等听《波罗密多经》、《因明学》;随觉摩

  • 阿克梅拉

    哈尼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信仰的狗舌头卦。人们认为狗是管全寨吉凶的,常以查看狗舌头上有无缺口、缺口大小,以判断寨中人畜的吉凶。如主凶,便由“最玛”(村寨行政和宗教头人)主持敲狗祭祀。其法是在村

  • 皮筏子

    亦称筏子,古称革船。黄河中、上游一带回、东乡、保安、撒拉、汉等民族传统水上运载工具,以兰州一带为最多。由来已久。据《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曾遣兵乘“革船”南下水。《旧唐书

  • 色本

    ?—1636后金时期蒙古王公。扎噜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六世孙,都喇勒诺颜子。初以兵助明,被后金所擒。后金天命五年(1620),释归。后为避察哈尔部侵扰,往依科尔沁。天聪二年(1628

  • 陶虎

    即“陶新春”(1960页)。

  • 兀颜畏可

    ?—1220金将领。隆安路(治今吉林农安县)猛安人。女真族。兀颜氏。初补亲军,充护卫,累官会州刺史。贞祐(1213—1217)初,为左卫将军、拱卫直都指挥使、山东副统军、安化军节度使。时山东义军蜂起,

  • 花台吉

    ①见“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1956页)。 ②指明末活动于辽宁东部的蒙古领主。

  • 察合台文

    13世纪到20世纪初分布在中国新疆及中亚广大地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和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音素文字。因其主要用于以成吉思汗次子的名字命名的察合台汗国及其后裔统治的地区而得名。察合台文

  • 谋良虎

    ①金代女真语,“无赖”之意。金代女真人多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宗雄、完颜玠均本名谋良虎。 ②见“乌林答晖”(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