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别乞

别乞

蒙古语音译。又作“别”、“伯”、“毕”、“卑”。源于突厥语,意为“贵人”、“官人”。《元史语解》卷8:“伯克,回回官名”。唐代汉译“”,近代音译“伯克”。《元朝秘史》释作“官名”,据《秘史》,在蒙古族中,其意有三:(1)长子系统的部落首领之称号,意为“族长”、“酋长”。如主儿乞部长撒察、蔑儿乞部长脱黑脱阿,均称别乞;(2)用于萨满教巫师,意为“僧正”、“大祭司”,依蒙古俗,享此称者,骑白马、着白衣,聚会时位于众人之上,备受尊敬;(3)诸部首领或汗之女亦享有此称,或译作“别吉”、“伯姬”,有“公主”之意。成吉思汗女豁真、克烈部王罕女察兀儿皆称“别乞”。一说此词与蒙古公主所用之“别吉”无关。

猜你喜欢

  • 石抹也先

    1177—1217蒙古将领。又作石抹阿辛、石抹耶先。契丹族。库烈儿孙,脱罗华察儿次子。年10岁,立志复辽国。勇力过人,善骑射,多智略,豪服诸部。被金征为奚部长,让其兄赡德纳,自匿居北野山。闻成吉思汗起

  • 魁白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系察哈尔汗属下宰桑。皇太极时(1626—1643年在位),率众归清,授三等甲喇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十一年(1654),从靖南

  • 那没罕

    见“那木罕”(929页)。

  • 高句丽

    即“高句骊”(1911页)。

  • 移剌阿撒

    见“移剌温”(2066页)。

  • 后晋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见“石敬瑭”(453页)。

  • 察哈尔正黄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辖。是为总管旗。位于张家口外,东至察哈尔镶黄旗界,西邻察哈尔正红

  • 许保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许保”(496页)。

  • 马世龙

    ?—1634明朝将领。字基元。宁夏人。回族。初以武举任宣府游击,官至永平副总兵。孙承宗奇其才,擢山海关总兵。崇祯三年(1630),进左都督。以金兵陷遵化、永平、迁安、滦州,会师收复之。论功,加封太子太

  • 冀中区回民抗战建国联合总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组织。1938年3月18日,冀中十余县“回民抗日救国会”代表及冀中军区回民总队代表,在河北省任邱县举行的冀中区第一次回民代表大会上决议成立。刘文正、马玉槐等13人为执行委员